昨天翻三国演义的时候,突然被貂蝉那段美人计的故事吸住了。我这人就是好奇心重,一看她被叫“闭月之颜”,就想:闭月是个啥意思?月亮都给遮住了,那得多好看!于是就开始动手研究,想从头搞明白这回事。
第一步:动手查阅资料
我先抓起书桌上的三国演义,翻到吕布和董卓那几章。貂蝉出场那段,写得神神秘秘的,说她“眼似秋波,肤如凝脂”,读起来感觉就是美得不得了的样子。但我还嫌不够,又打开电脑搜了点历史评论。结果一堆人说貂蝉就是个虚构人物,根本没这号人!这让我挺纳闷的。管他,反正我就当故事看,重点还是琢磨她的美。
翻着翻着,还发现有些古代笔记说,“闭月”这词儿源自民间故事,意思是一个人美到月亮都害羞藏起来。这比喻挺逗的,我就在日记本上用红笔画了个圈,记下了“美到月亮都躲”。过程中还跟朋友微信聊了一嘴,他笑我说:“你研究这个干闲的蛋疼!”我直接回他:“滚一边去,这可有学问了。”聊完我就继续埋头找。
第二步:深入分析美貌
接着我开始盯着书里描写貂蝉的那些段落,想用白话掰扯清楚她的美。三国演义写得挺花哨,但我就把它简单化。貂蝉的样貌,不是光脸蛋好看,关键在那股子“撩人劲儿”。比如:
- 眼睛水灵灵的,像能勾魂;
- 皮肤白嫩嫩的,摸一下都得滑手;
- 走起路来风情万种,把吕布董卓都给迷晕了。
为啥叫“闭月之颜”?这不就是形容美到极致的特效吗!月亮在天上亮堂堂的,一见她就自卑躲了。这不光外表气质上更带着一种“柔弱带刺”的感觉。我看完就拿笔记下这点,还用手机拍了个图——桌上堆满了书和草稿纸,乱糟糟的像垃圾场,但想到自己挖到宝了,心里乐滋滋的。
第三步:琢磨历史意义
美貌弄懂了,我就开始揪她的历史影响。三国演义里貂蝉就是个工具人,美人计的关键棋子。王允这老头安排她挑拨吕布干董卓,一下子把三国乱局搅得更混。我边读边想:这妞儿本事大!一张脸就左右了两个大佬,让他们互相打杀。在历史上虽说她假的,但代表了个道理——美貌也能当武器,专为那些掌权者服务。
我还对比了其他故事,比如杨贵妃那种,但貂蝉更狠,直接让天下乱套。研究到一半,我突然想起去年看的一部电视剧,里面貂蝉演得娇滴滴的,结果历史真相更残酷。这让我气不打一处来,拿起笔就在本子上写了大字:“美是好东西,可要是被人利用,就成祸水了!”分析到这儿,我觉得差不多把思路串起来了。
实现:写分享记录
折腾了一整天,脑袋都快炸了。我坐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敲出这篇东西。过程挺顺的,因为前面瞎琢磨的笔记都用上了。开头说说咋开始的,中间分步写查资料和分析,结尾强调历史和美的关系。写完后我还读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嘿这下闭月之谜解开了,分享出去让大家也开开眼。以后再有朋友扯貂蝉,我就能怼回去:你以为她只是个花瓶?错!她改写历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