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伊拉克2为何受争议:细数战争引发的主要问题焦点

昨晚上整理硬盘里的老资料,凌晨三点翻到十多年前的文件夹,标题赫然写着《伊拉克战争素材库》。嚯,当年可真是热血青年,为做这期节目熬了好几个通宵。

一、翻箱倒柜挖素材

本来只想找点怀旧视频素材,结果从书柜深处扒拉出三个生灰的移动硬盘。插上电脑差点被老旧硬盘的嗡嗡声送走,其中一个居然还能用!里面全是当年下载的古早新闻片段:浓烟滚滚的巴格达天空、美军坦克轧过街头的画面、还有当地百姓端着空水桶在废墟里走的场景。

最震撼的是份没剪进正片的采访
  • 战地记者声音都在抖:"炮弹在三个街区外炸了"
  • 画面里穿黑袍的母亲抱着孩子往防空洞冲
  • 背景音里警报声尖得扎耳朵

二、争议点自己蹦出来

本来只想简单梳理时间线,结果越查资料越不对劲。当年官方说打仗是为反恐,可随手翻2004年的《华盛顿邮报》就写着:"战后武装组织数量翻倍"。好家伙,这不是跟拆东墙补西墙似的?

最讽刺的是整理到石油数据这块。03年打仗前原油每桶三十美元,仗打一半直接飙到六十。小区楼下修车大爷当年的话突然在脑子里响起来:"打什么仗不就是为了油嘛"当时我还笑他不懂政治,现在对着曲线图啪啪打脸。

三、活生生的数字

本来死磕在电脑前算伤亡人数,突然翻到个男孩的追踪报道。2003年他被美军从废墟里扒出来时满脸血,2010年照片里他拄着拐杖站在炸毁的家门口,去年外媒说他在偷渡船沉没事故里失踪了。对着屏幕愣了半天,用红笔在笔记本上重重圈出"二十万平民死亡"——这破数字是三百个满座的体育馆!

四、阳台偶遇插曲

正写到国际法争议部分,楼下突然哐当一声。探头看见俩小伙子在吵架,穿黄衣服的抡起共享单车要砸人。刚要报警,物业大爷慢悠悠晃过来:"抢车位!天天都这样"。缩回屋里突然乐了——这伊拉克当年不也跟抢车位似的?美国说萨达姆车位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撬开水泥地就找到半瓶生锈的灭火器。

关电脑前看了眼窗外,遛狗的大妈和跳广场舞的队伍慢慢聚拢。突然想起硬盘里那段夜视镜头拍下的巴格达:母亲在断墙后捂着孩子嘴巴,远处有探照灯扫过死寂的街道。手指头悬在删除键上半天,到底没舍得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