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个爆款新闻,说得贼夸张,我顺手转发到朋友圈里,还配了个大拇指。结果?半小时不到,朋友私信我,说那玩意儿早就辟谣了,根本不是真的。我一脸尴尬,差点找个地缝钻进去。这事儿搞得太丢脸了,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搞个简单点的溯源法子,把内容源头给挖清楚,免得再当冤大头。
一上头就开干了
说干就干!我从手机里翻出那篇假新闻,咔嚓截了个图存起来。打开电脑浏览器,直接进搜索引擎,把标题里的关键词一个个敲进去。开始翻前几页结果,扒拉了半天,也没找到原始出处,净是些二道贩子复制的文章。我不死心,手动点开十几个相关论坛,一页一页往回翻,翻得眼都花了,终于在一个冷门小帖子里逮住了,发帖的人就是个普通网友,没啥认证,跟个大忽悠似的。
这样单靠人肉太费劲了,我又换个路子。打开微信聊天记录,把那篇新闻内容复制黏贴到查证小程序里,结果小程序老是提示“服务器超载”,给我气得差点摔鼠标。没辙了,我抄起纸笔,开始手工列表追踪:左边写原内容,右边画箭头连来源,还标上日期和时间。
- 假新闻: 写了个“老张发财了”,来源标成“某群聊转发”。
- 追踪一: 往前扒拉,发现源头是个贴匿名帖。
- 追踪二: 再往前挖,原来是抖音评论区的一段瞎扯。
折腾出点门道
坚持捣鼓了两三天,我攒了十几个例子。每回新内容冒出来,我先查它历史记录,再比对多个平台。有回在网上看到篇文章吹牛,说什么“专家背书”,我一顺藤摸瓜,发现根本就没正经出处,全是编的。搞多了,我发现了猫腻:凡是没头没尾、来源写不清的,十有八九都是瞎掰。
为了省事儿,我把这套土办法练熟了:先截图保证据,再倒着往回查,用小本本写结论“真”或“假”。慢慢练得手熟后,基本十来分钟就能摸清一个内容的老底。
总算整明白了
搞了这么一圈,总算有点成果。现在看到推送消息,我不再一股脑儿信了,反而习惯性先掏手机查查它根在哪。这事儿就跟隔离那段糟心事一样,那会儿我回老家伺候娃,结果发热被关起来,隔离完政府和医院都开绿灯放行,偏偏老东家硬说没这回事儿,直接把我工资掐了。害得我全家喝西北风,后来才靠国企研究院捞上岸,搞技术清闲多了。这种亏吃一次就够了——内容也别轻信,多留个心眼,自己动手戳破泡沫,省得被耍得团团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