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成语典故是形容文章写得好?专家教你三招轻松识记!

遇到难题

昨儿下午正改稿子,表姐突然弹视频过来,劈头就问:“快帮我想个夸作文写得好的成语!急用!”她家崽崽作文获奖要写评语。我脑子当场卡壳,憋半天只冒出个“妙笔生花”,结果小侄子在那头嚷嚷:“老师上周刚讲过!是个特别长的!”

得,挂了电话我就开始翻成语词典。密密麻麻的字看得眼晕,什么“洛阳纸贵”“字字珠玑”,可表姐说这些都不够长。翻到“班香宋艳”时更懵了——这俩古人谁?瞎猜半天,越查越糊涂。

误打误撞

干脆把“夸文章好”的成语全抄到本子上,挨个查典故。看到“谢家宝树”差点拍大腿——这不谢灵运家的树嘛正得意,忽然发现典故记岔了:人家原句是“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跟写文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纯属我稀里糊涂记混了!

急得满屋子转悠时,手机突然推送个语言学讲座回放。专家讲到“陆海潘江”时,我耳朵直接竖起来了——这不就是表姐要的长成语吗!人家原话是“潘江陆海,一片茫然可吞舟”,专夸陆机和潘岳文采像江海一样浩瀚!

顿悟窍门

专家接着抖了三招,我赶紧拿红笔在墙上挂的白板记:

  • 拆人名:看见俩姓放一起的成语(比如班香宋艳),八成在夸文章
  • 找江海:带“江、河、海、渊”字眼的(比如陆海潘江),基本形容才华横溢
  • 记错题:故意把“洛阳纸贵”记成“长安纸贵”,下次反而会想起正确版本

晚上现学现卖考表姐:“潘江什么?”她脱口而出:“潘长江?”差点没把我笑死。故意把手机放小侄子旁边,小家伙听两遍讲座后居然记得比我还牢,追着他妈喊:“是陆海潘江!陆地的海,潘安仁的江!”

意外收获

今早刷到网友吐槽孩子背成语,我顺手把这三条甩评论区。不到俩小时收到三十多条回复,最乐的是个大学生留言:“用记错题这招,终于分清了‘文不加点’和‘文章加点’——高中老师要知道怕是要哭晕!”

儿子这会正拿我白板默写,嘴里还嘟囔:“班固是香的,宋玉是艳的...妈这古人名字咋这么奇怪?”得,看来今晚又得陪他看历史动画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