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怎么解答?老师应对课堂提问妙招

上礼拜三下午第一节课,真是给我上了一课。二年级那帮小萝卜头,问题跟雨后春笋似的,一个接一个往外冒,我差点在讲台上原地裂开!

一、被问懵圈的开场

刚讲到“种子是怎么长大的”,好嘛第一排小胖手就举得老高:“老师,种子渴了会自己找水喝吗?”这还没等我张嘴,斜后方的丫头片子弹起来喊:“那种子会被小鸟吃掉吗?小鸟会不会变成树?”旁边的小子干脆蹦下凳子:“老师老师!小鸟大便掉下来是不是就是肥料?!”… …我脑子嗡嗡的,教案都差点飞出去,完全接不住招!

二、翻箱倒柜找救兵

下课铃一响,我冲到办公室翻箱倒柜。掏出去年教师培训记的笔记,上面潦草地划拉着“鼓励提问”四个大字。这…这也不顶饿!干脆打开电脑查资料,搜了一堆什么“苏格拉底式提问法”“引导技巧”,看得我头比刚才上课还大。把心一横:搞点实在的!

  • 动手做牌子:翻出五颜六色的硬卡纸,咔嚓剪成手掌大小,用粗马克笔写上大字——红牌子“十万火急!憋不住!”(随堂问),蓝牌子“歪歪脑袋想一想”(课下问),绿牌子“这个谜题真有趣”(回家查)。
  • 钉问题墙:在教室后墙腾出块大白板,挂上几个小布袋,贴上“神奇种子袋”、“宇宙大问号袋”这种带劲的标签。
  • 捏糖豆罐子:把我家娃吃剩的玻璃糖罐洗干净,装满五颜六色的塑料小珠子,起了个名叫“智慧糖果”。

三、新招数上阵实战

第二天上课,我先掏出那叠彩色牌子往讲台一拍:“从今儿起,有问题先亮牌!”刚开始小崽子们可兴奋了,甭管啥问题都抽红牌子使劲摇晃,晃得我眼晕。我赶紧强调:“谁要是能把红牌子换成绿的,琢磨出答案的苗头来,就能往罐子里丢颗糖豆!”这话一出,还真有俩机灵鬼把“种子会不会怕黑”这种天马行空的问题,主动改成了“晚上种子也要睡觉吗?我拿黑布盖上试试行不行?”。这问题不就有门儿了嘛我立马把“睡眠种子实验员”的牌子别在他俩胸前,全班都嗷嗷叫。

至于那个“小鸟大便是不是肥料”的世纪难题,我直接让他写了问题卡投进“宇宙大问号袋”里。下课铃一响,我抽出一叠彩色便签条,把这些问题分成“自己查资料”、“小组一起捣鼓”、“抓着老师问到底”三堆。拖来拖去的关键就是:简单问题当场拍死;需要琢磨的就鼓励动手;太离谱但有意思的,就扔进问题袋等时机。

四、意外收获跟当头一棒

折腾了三四天,教室里真就不乱了。红牌子越来越少,绿牌子和问题袋倒是塞得鼓鼓囊囊。最逗的是放学时,几个皮猴赖在问题墙那儿不肯走,叽叽喳喳比划:“老师!我想在袋子里再加个‘为什么人不能像树叶一样光合作用’!” 我心想妙招见效了!

结果上周五实习老师悄悄告诉我真相:“刘老师,他们搞不清光合作用是就觉得‘光合作用’这词儿念着特别像动画片里的光波大招… …” 得,白感动了!

所以你说有啥终极妙招?全是笨办法!先把乱七八糟的问题接住,别让它们在教室炸锅;再给这些稀奇古怪的问号找个窝,别让它们追着我跑;把问号变成种子,管它是种在百科全书里、花盆里还是小屁孩的脑洞里?慢慢孵着呗!孩子脑袋里的问题就像野草,你越着急拿镰刀割,它长得越疯。你还不如蹲下来看看这些草是什么颜色,没准儿里面真藏着朵会问问题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