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里属于真正的鱼如何识别?(五种简单方法轻松分辨)

那天带儿子去海边,小家伙指着海水里游来游去的东西,一个劲问“爸,那条是真鱼吗?”,我一下子被问住了。海边游得欢的玩意儿多了去了,海豚、水母、海龟都乱蹦跶,分不清谁是真鱼谁在冒充。一着急,我就琢磨着得靠自己整点招数出来。

开始在网上乱翻,查什么鱼的特征、生物分类,结果全是术语一堆堆:什么“鳃盖骨”“脊椎动物”,看得我头皮发麻,毛线都没搞懂。干脆,我扔开电脑,跑海边实地捣鼓去。自个儿动手,瞎蒙瞎碰,整出五种土办法,从头到尾一条路走通。

先跑到渔市场挑鱼

一大早爬起来,直奔渔市场,捞了条最常见的海鱼回来当例子。我先盯它模样,真正的鱼身子细长溜直,尾巴分叉像小剪刀,不像水母那样圆滚滚软趴趴。拿个尺子量了量,鱼头小、尾巴宽,记在本子上画了圈。用手戳鱼鳍试试——真鱼的背鳍高高竖起,硬邦邦跟小刀片一样,胸鳍在侧边划拉,尾巴一甩就呲溜游走。我拿假鱼模型一比,假鱼的鳍软绵绵,轻轻一掰就折了。

拉儿子一起看鱼游水

为了验证法子,我叫儿子站海边码头,俺俩架个望远镜瞅。真鱼游起来飞快,靠尾巴和鱼鳍嗖嗖冲浪,不像海龟那样慢吞吞用爪子刨。我们蹲了两小时,记下几条真鱼动作:尾巴左右扭、背鳍挺直、游动时头朝前,水流过身体一点不费劲儿。还抓了条小鱼放桶里试,真鱼一入水就蹦跶,鳃张合吸气——喘气声呼呼响,靠鳃过滤海水,不像海豚要冒头换气。

搞点海水淡水乱试水

俺脑洞大开,想着真鱼只活咸水里。就拎个桶,一半倒海水一半倒淡水,丢条鱼进去。真鱼游来游去只在咸水那边蹦,一碰淡水就蔫了要死,试了三次都这样。记下结果:真鱼离不开咸水环境,生活条件硬得很。

拼凑个简单总结清单

折腾一天,攒出一张单子,专门放口袋随时看:

  • 看身子形状:细长条带尾巴,别圆滚滚。
  • 摸鱼鳍位置:硬邦邦背鳍竖立,尾巴甩来划水。
  • 听呼吸动静:鳃盖呼呼喘,海水里稳当。
  • 瞧游动姿势:尾巴嗖嗖扭,脑袋冲前不卡壳。
  • 试咸水活着:放淡水就蔫,咸水里蹦得欢。

记完本子,我当场演示给儿子瞧,小子一眼就懂了。

完事儿俺回家洗洗睡,心里踏实。现在再有人问“咋分真鱼假鱼”,我就甩这套法子,省心又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