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上周末带孩子去动物园说起。刚走到熊猫馆,闺女突然拽着我袖子问:“爸爸,竹子这么大一棵,为啥书上说它是草?”当场就把我问懵了,只能糊弄她说回家查查,结果这丫头追着问了三天,逼得我今天专门腾出半天搞明白这事儿。
翻箱倒柜找资料
上午送完孩子上学,回家就把书房翻得跟遭了贼似的。先扒拉出十年前买的《植物图鉴》,抖掉封面上二斤灰,翻到竹子那页就三行字——“禾本科植物”。急得我又抓过平板查百科,越看越迷糊:竹子居然跟水稻小麦是亲戚!可院子里的竹子比房顶还高,地里的麦子才到我膝盖,这能是一家人?
- 不死心打电话问农科院老同学,人家在电话那头笑得直咳嗽:“老哥,看植物不能光看个头!树要长年轮,竹子砍开你看有年轮圈没?”
- 翻出闺女小学科学书,还真有张对比图:树的茎会变粗,竹子的茎永远那么细,全靠蹭蹭往上窜
杀回动物园验证
下午接孩子放学直奔动物园,蹲在熊猫外场玻璃前当起侦探。正好饲养员拖着几根新鲜竹子过来,我扒着栏杆看得贼仔细:
- 熊猫抱着竹子像吃甘蔗,咔嚓一口咬掉绿皮,专啃里面浅黄色的芯
- 嫩竹被啃得咔咔响,老竹杆直接当磨牙棒使
- 最绝是有截断竹竿滚到脚边,横截面光滑得像塑料管,半个圈圈都没有
闺女突然指着熊猫喊:“爸爸快看!它在薅草吃!”原来熊猫扒拉开竹叶,正啃着地上刚冒头的竹笋尖——那笋还没我手指粗!
厨房里的实战
晚上做饭时越想越手痒,从冰箱掏出上周买的雷笋。切菜时故意竖着剖开,刀下去那瞬间全明白了:里面层层叠叠像千层饼,跟切包菜似的,压根找不到树的同心圆。炒菜时还发现嫩笋一掰就断,老竹竿砍半天才断成两截——这哪是树,分明是超级强化版的草杆子!
饭后给闺女画了张关系图:水稻是矮墩墩的小草,甘蔗是壮点的草,竹子就是草家族里的姚明。小丫头听完举着熊猫玩偶大喊:“知道!熊猫是只吃巨型草的熊!”得,这下连明天幼儿园分享作业的题目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