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刷手机看到个热搜,说春节扫尘是商周就有的老传统,我立马坐不住了。整天窝在沙发里吃薯片,突然就惦记起我家阳台上那积满灰的角落。正好快过年了嘛心思着这扫尘的讲究是从哪儿来的?古人用啥打扫?总不会是拿手扑?我这人就爱钻牛角尖,手贱点开搜索就查起来。
折腾一上午查资料
开头以为古人挺苦,连扫帚都得等到清朝才发明。结果一进图书馆系统,啪啪打脸了。关键词敲“扫帚”和“商周”,哗蹦出一堆论文。眯眼细看,陕西那挖出过商周的青铜器,上面刻着个小人儿抱个大扫把在扫地!考古队还用仪器扫描,清清楚楚写着“子持帚作洒扫形”。我拍大腿叫出声:“商朝人早就在扫了!” 翻了五六篇后脑壳更疼,越挖发现越搞笑:有个叫少康的老祖宗,两千年前在山里溜达,眼看一只瘸腿野鸡拖地爬,爬过的地方灰少一大截。他眼珠子一转:“拔鸡毛扎把不就行?”回家真拔光了院里公鸡的毛,绑木棍上试着扫地。结果扫两下就散了架,鸡毛软塌塌顶个球用。只好换成更硬的草和竹条,这一改倒成事了,扎得紧实实耐用。我吭哧哧做了个小实验,拔了几根鸭毛绑筷子,在桌面扫灰,果然扫不动,还不如直接吹口气省劲儿。
动手试扎扫帚
资料看得手痒,干脆找邻居老王借材料动手。他家后院种了高粱,正是摘要里提的那种美国老农民用的玩意儿。老王甩给我一把杆子,嚷嚷:“别浪费!扎坏了算你的!”高粱秆硬邦邦,手没扎稳还戳了指头。我哼哧哼哧按网上教程来:
- 第一步:高粱秆摆齐了,麻绳捆三四道,勒得指头发红。
- 第二步:杆头拿刀削尖,学古人插草塞缝,却插不进水泥地缝,气死了。
- 第三步:拖地上蹭灰,结果高粱碎屑掉一地,还得再扫第二遍。
折腾完腰酸背痛,扫完巴掌大的地方就喘气。老王咧嘴笑:“你这叫模仿?古人四千年前就玩剩的!现在谁还用这个,吸尘器呜呜两下完事。”
感悟加现实碰壁
实验完了蹲阳台抽烟,越想越乐:扫帚这玩意儿,商周到现在没咋大变,顶多材料从鸡毛换草杆,再换塑料把儿。科技进步个鬼,吸尘器是省力,可我这老小区电压不稳,动不动跳闸,还得抄笤帚顶上。扫尘风俗倒演变得花里胡哨——尧舜那会儿是除瘟疫的仪式,唐宋变成“扫年”大扫除,现在我家婆媳每年为扫尘日子吵翻天。老婆非说农历十四早上不能动扫帚,怕冲财气,得等到中午阳光足了才行。我偏不信邪,一大早就挥扫把,结果灰扬得满屋喷嚏,被丈母娘揪耳朵骂:“叫你等会儿偏不听,晦气全吸肺里了!” 回头查摘要三那句“八月十四早扫地,一年财气扫出去”,心里直骂迷信,可咳嗽三天没默默认怂。
商周人比我聪明多了,少康那点子野鸡灵感,扎扫帚扎出四千年传统。我?瞎折腾完只想瘫沙发吃薯片,吸尘器坏了还得求老王修。大家要扫尘记得挑中午干,别学我硬刚老规矩——活受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