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木锭代码有什么优点?看看用户分享的3大优势!

昨天摸鱼刷开发者论坛,看见好几个人提乌木锭代码,说比传统方法省事多了。我寻思这不就是个小众工具嘛结果试用完直接打脸——赶紧泡了杯咖啡把踩坑过程记下来。

折腾环境差点劝退

官网那个下载按钮藏得跟捉迷藏似的,翻了三个页面才找到。安装包下到一半浏览器还卡死了,只能骂骂咧咧重新来。配置环境变量更抓狂,照着教程输命令,终端居然报错"不是内部命令",急得我猛捶键盘。后来发现是手滑把斜杠打反了...(老脸一红)

第一个脚本跑起来了!

凌晨两点瞪着屏幕敲代码,突然发现神器级功能:原来根本不用记那些复杂的接口调用!比如调取用户数据,传统方法得写十几行嵌套:

  • 先申明对象
  • 再绑定参数
  • 处理异常

现在直接三行搞定,像给助手下指令似的。我试着加载两万条数据,页面刷新快得眨眼跟不上,硬盘风扇都没响。当时就拍大腿喊了句:"龟龟!"

意外发现的隐藏福利

最绝的是昨天发生的糗事——脚本跑一半蓝屏了!重启电脑时冷汗直冒,心想三小时白干了。结果打开编辑器,上次的代码进度居然完好无损!后来翻文档才知道,它每五分钟自动存个快照,比我这金鱼脑子靠谱多了。

刚把成果发项目群,组长秒回:"这效率你加班了?" 我盯着屏幕上只写了30行的脚本,默默把"摸鱼三小时"咽了回去。不过说真的,光自动防呆设计这点就值得安利,特别适合我这种中午吃啥都能忘的健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