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上个月刷旧衣市场说起。我当时就蹲在墙角那堆旧布里翻淘,心想淘点有意思的布料改个环保袋啥的。结果你猜怎么着?一抖搂,掉出来一件灰扑扑、厚墩墩的粗外套,袖口还磨得油光锃亮。
摊主大妈眼皮都没抬:“三十块拿走!死沉死沉的玩意儿,堆这儿占地方。” 我一看这料子,厚实得硌手,虽然脏兮兮还有股樟脑丸子混着灰尘的怪味,但直觉告诉我这玩意儿有点意思,买!
一、回家先伺候这大爷
- 第一步:除味儿大作战。好家伙,挂阳台吹了整整三天风,那味儿才勉强散了点。中间还下了场小雨,差点白吹,手忙脚乱收进来,湿漉漉的味道更诡异了。
- 第二步:泡澡深度清洁。扔大盆里,倒上半袋洗衣粉,几大勺白醋,拿个硬毛刷子可劲儿刷里衬。嚯!那水刷下去就变黄褐色,污垢一层层往下掉,感觉能搓下来二两泥。里衬边上还翻出个蛀洞,里面居然滚出一只干瘪的老蟑螂,差点把我整不会了!
- 第三步:疯狂漂洗。反复冲了七八遍,手臂都酸了,水才总算见清。那外套吸饱了水,沉得像块铁板,拧干它差点把我腰给闪了!
二、扒它老底,手都摸秃噜皮
衣服稍微晾干点,没那么湿重了,我就开始翻。这玩意儿结构贼复杂,里三层外三层的,衬里用的还是老式硬帆布。手指头顺着每一条缝、每一个兜仔细摸过去,特别是领子后面和内衬的接缝处。
摸到右边内衬口袋深处,靠下的角落,指尖突然硌到一小块硬邦邦的东西!不是扣子那种圆润的硬,更像个小纸片。
赶紧翻出来看,是个对折起来、被水泡得有点发糟的油纸小条。用小镊子(翻旧物必备!)小心翼翼地展开。油纸质量真不赖,字迹虽然糊了点,但勉强能认:“给格洛姆托的朋友的表哥的舅舅 - 1947.11 达姆谢尔”。
我盯着这行字,脑子里全是问号。好家伙,这关系绕的!格洛姆托是谁?朋友是哪位?表哥又是谁?舅舅倒好理解,但这达姆谢尔是个地名?人名?更迷糊的是1947年!这外套年纪比我爹还大!难怪里面还有老蟑螂……瞬间感觉刚才亲手拧它还有点瘆得慌。
三、脑洞大开,猜猜它从哪来
- 农场劳保服? 料子厚实耐操,颜色也像,但那个“达姆谢尔”听着挺洋气,不像咱这边的地名。
- 老毛子的玩意儿? 1947年……东欧?大衣风格看着有点像,但没找到标志性的双排扣或者毛领。
- 哪个犄角旮旯的小作坊? 车工挺糙的,线头不少,但缝得贼结实。那个年代能留纸条,感觉原主人还挺在意它?
网上搜“达姆谢尔”、“格洛姆托”,屁都没找到。问了好几个玩古着的群,大伙儿一听这堪比绕口令的关系链,纷纷表示“好家伙”、“这题超纲了”、“直接去问阎王爷”。得,基本石沉大海。
四、甭管了,收拾好穿起来!
考据无望,咱也别纠结了。花了老鼻子功夫:
- 拿熨斗垫着厚毛巾硬是把晒干后皱巴巴的料子给熨平了(那蒸汽,熏得我一脸)。
- 剪了块颜色接近的旧子布,塞到里衬里头,补上那个被虫子蛀的破洞(反正从外面也看不出)。
- 掉了两颗旧铜扣,找了店里库存里颜色差不多的老扣子换上,也算对得起它的年纪。
折腾一圈下来,油污味儿没了,樟脑味儿淡了,版型也撑起来了。沉是真沉,冬天穿上估计能当盔甲使。穿着它出去溜达过几回,回头率挺高,倒不是说多好看,主要是这板正又古旧的范儿,放现在太扎眼了。
至于它是谁的外套?格洛姆托的朋友的表哥的舅舅?天知道!反正它现在是我花三十块淘回来、费了老大劲儿洗刷熨烫、还塞了补丁的外套了。这层关系链,再加我一个,彻底乱成一锅粥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