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准备录一期新播客,主题讲个人成长经验,心里还挺兴奋的。打开麦克风,唧唧说了一段,放出来一听,妈呀这声音真tm假,跟机器人似的。我立马就纳闷了,这又不是第一回录,咋这么别扭?以前每次录视频或语音回放,我都觉得自己声音听起来怪怪的,今天就来个深挖。
我开始动手实践这个过程
先是从最简单的搞起:我关掉软件,重新打开录音设备,深呼吸几秒,噼里啪录了段自我介绍。放了回放,还是假得不行。我一气之下跑去洗手间试,以为环境回声太小,但照样那样。接着我换个思路,借了朋友的高端麦克风试了一把,那玩意贵的要死,结果声音倒是清晰点,可那种“假感”一点没少。我心里犯嘀咕,是不是自己说话太紧张?就试着放松情绪,对着镜子说话录,一边说一边看自己表情,这下感觉自然点了,可一放回放,还是虚头巴脑的。实在没办法,我在手机上刷了半下午相关文章,又跑去咖啡厅和哥们唠叨,哥们听完直点头说:“你声音不就这德行嘛别人听着不假,就你自己觉得假。”
一路摸爬滚打找出五个真相
折腾到快天黑,我终于整明白为啥老觉得录音假了。下面就是我总结出来的五个原因,都是用血泪教训换的。每个原因都让我拍大腿——哎呀原来是这样!
- 第一,自己耳朵不习惯听回放。平时说话全靠内耳反馈,可录音一放出来是外耳接收的玩意儿,就跟看自家背影照片一样,怎么看怎么陌生,立马就觉得自己声音怪模怪样。
 - 第二,设备噪音搞鬼。我那便宜麦克风收声时杂音嗡嗡的,后期处理又整得不自然,结果声音失真得假里假气。换了朋友的设备也没啥大用,设备参数调不对,照样糊弄你耳朵。
 - 第三,少个表情动作陪着。面对面聊天你还能指手画脚,可录音就光秃秃声音,听的时候画面感全缺,大脑自动补成“假人”嘴型。
 - 第四,心理包袱太重。一开录就紧张兮兮的,声音发紧变形,回放放大了这毛病,弄得整段虚了唧的。
 - 第五,环境太死板。在封闭房间录,回音少得可怜,声音干巴巴没质感,跟活人说话那股温暖劲一点不像。
 
我豁然开朗,这破事说白了就是折腾自己玩。总结完了,我心里轻松不少——下次再录就直接无视回放假象,照常发挥得了。实践真是个好东西,不光解决麻烦,还帮你少钻牛角尖,大家也试试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