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吃的草莓是它的什么部位?种子才是真正的果实!

今早洗草莓的时候突然犯嘀咕了,这红彤彤一咬爆汁的玩意儿到底是草莓的哪个部位?表面那些小颗粒看着像种子,但总不能说整个草莓全是种子?越想越不对劲,立马翻出上周买的一盒快蔫了的草莓打算搞个明白。

动手扒拉草莓籽

先捏着草莓蒂把果子按在砧板上,用水果刀贴着表面刮那些小黄点。结果费老鼻子劲才刮下十几颗,黏糊糊地粘在刀面上。我寻思这样不行,干脆把草莓纵向切开。好家伙!切开才发现那些籽根本不是长在表面,而是嵌在果肉里凸出来的。用小镊子夹着籽一颗颗往外拔,有些死活拔不动,根儿扎得死死的。

拔下来的籽放水里搓洗,居然浮起来一层半透明果冻膜。用拇指和食指一搓,膜破了才露出里头深黄色的小硬核——这才是真种子!感情平时我们看到的是穿着"果冻雨衣"的种子全家福。

查资料惊掉下巴

洗了手赶紧翻植物图鉴,越看眼珠子瞪越大。原来草莓这货是个"诈骗犯"!那些以为被我们吃掉的红色果肉根本不是人家果实本体,纯粹是个膨大的花托。真正称得上果实的竟然是那些硌牙的小籽!专业名字叫"瘦果",每个籽核外头还裹着那层滑溜溜的果皮。活这么大第一次知道自己天天在啃草莓的花托假扮的"假果子"!

最绝的是图鉴里提了三点关键证据:

  • 花托膨大变红纯粹是为了哄动物来吃,好帮忙传播里面的真种子
  • 真正带种子的果实就是那些小颗粒,咬开能看到完整种子结构
  • 市面上无籽草莓是用药阻止真果实发育,全靠花托撑场面

实战验证新姿势

看完资料直接冲进厨房做实验。挑了颗最大的草莓纵向切开,掰开花托肉果然看到密密麻麻的籽连着维管束。拿针尖挑破一粒籽的果冻外衣,米粒大的种子立马滚出来。接着把花托部分单独切块炖糖水,喝的时候忍不住吐槽:"搞半天我在喝草莓花的底座!"

更绝的是突发奇想把籽撒花盆里,三天后扒开土一看——所有籽的果冻衣都泡发了,有些已经裂开缝露出白根。这下彻底服气:真正能传宗接代的果然是这群不起眼的小玩意儿!

昨儿跟老婆吹这个冷知识,她白了我一眼:"所以你现在知道为啥吃草莓蛋糕总被籽硌到了?"得,下次做甜点前怕是要拿镊子把两百多粒"真果实"全抠出来才行,这波科普的代价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