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刚泡好咖啡,刷手机就看见特斯拉降价车主维权这档子事儿上了热搜。一堆老车主嚷嚷着要发联合声明索赔,我寻思着这事挺新鲜,得赶紧把前因后果捋清楚,回头跟大伙儿唠唠。
一、扒拉新闻源头
我先点开几个主流平台的热门话题,发现最早是某财经博主爆出来的截图。好家伙,几十个车主在群里接龙说要搞联合声明,要求特斯拉补差价。大意是刚提车没几天官方就宣布降价,最狠的一下子降了三四万,感觉自己被当韭菜割了,气得想组团找特斯拉讨说法。
二、翻原始声明找猫腻
我特地在车主群里潜水摸到那份联合声明原件。声明写得挺正式,说什么"基于对品牌的信任高位购车"、"企业漠视消费者权益",还列了三项诉求:1.补差价或送权益;2.延长保修;3.开放免费升级配置。但翻到底部我就乐了——整篇声明没盖章没签字,连个牵头人都没露脸,活脱脱就是个草稿群接龙。
三、查法条对口径
啃着煎饼果子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重点看价格变动条款。白纸黑字写着商家有权根据市场调整价格,只要明码标价就不算欺诈。又打电话问在律所的表弟,他直接在电话里笑场:"姐,除非签过保价协议,否则法院门口卖后悔药都比这靠谱。"顺手给我甩了个判例,去年有车主起诉车企降价败诉的判决书现在还挂在裁判文书网上。
四、蹲特斯拉回应
下午两点多盯着特斯拉官微刷新,果然出了公告。人家硬气得很,就说三点:
- 价格调整是正常市场行为
- 购车合同里明确写着"车辆价格可能随时变动"
- 建议车主通过官方渠道沟通
结尾还温馨提醒客户理性看待市场价格波动,这公关话术滴水不漏。
五、混进车主群听墙角
装成刚提车的韭菜混进维权群,发现画风早就变了。早上喊打喊杀那拨人里,好几个偷偷跑去门店问能不能退差价。结果销售直接甩出购车时签字的确认单,上面大红字印着"已知悉车辆价格波动风险"。群里突然有个开网约车的老哥插话:"我去年36万买的Model3,今年二手贩子只给18万,找谁赔去?" 整个群瞬间安静如鸡。
说点扎心的大实话
重点来了:
- 买车不是买理财,降价就闹补偿跟炒房亏了要开发商退钱一个道理
- 真要较真就得签保价协议,白纸黑字才算数
- 群里撺掇别人出头的,自己八成躲在后面等捡漏
搞明白这些,我默默把刚下单的韭菜盒子外卖取消了。这年头,冲动消费前先想想四个字:买定离手。至于那些维权群?估计过两天就该变成特斯拉配件拼单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