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没有你,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想象那种空虚的感觉。

今天想跟大家伙儿聊聊一个有点玄乎,但又挺实在的念头——“如果世界没有你”。

这念头,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我琢磨这事儿,源自我自个儿的一段经历,一段让我不得不去“实践”这个想法的时期。

起因:一次突如其来的“放空”

那得从几年前说起了。那会儿我工作上遇到点坎,生活也跟着乱糟糟的,整个人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提不起劲。有天晚上,我躺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乱哄哄的。突然间,就像脑子里有个声音在问:“要是这个世界上,少了你这么个人,会怎么样?”

一开始我没当回事,觉得这不瞎想嘛但那阵子太空虚了,这念头就跟种子似的,在我脑子里生根发芽了。

实践过程:我的“脑内推演”

有时候就爱钻牛角尖。既然想了,索性就顺着这思路往下“演练”一番。

第一步:从最亲近的人开始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我爸妈。我就开始在脑子里“删除”我这个人。

  • 如果没我,我妈是不是就不用天天操心我吃没吃穿没穿暖了?她可能会轻松点,但逢年过节,家里是不是就少了个插科打诨,逗她乐的人?少了个人跟她拌嘴,然后又哄她开心?
  • 我爸?他那人闷,话不多。没了我,他是不是就少了个能跟他喝两盅,听他吹吹当年勇的伴儿?虽然我老是嫌他唠叨,但他修东西那股劲儿,教我一些老道理的时候,我还挺依赖他的。

这么一想,心里就有点堵得慌。感觉他们生活里会少了很多习以为常的片段,那些唠叨、那些关心,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步:扩展到朋友和同事

然后,我又把这“删除”操作用到了我那几个铁哥们身上。

  • 没了张三,我们那小圈子聚会是不是就少了个组织者?少了个人听我们吐槽,给我们出馊主意?
  • 没了李四,工作上遇到难题,是不是就少了个能一起加班,一起啃硬骨头,完了还能一起骂骂咧咧去吃宵夜的战友?

我发现,每个人在不同的圈子里,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哪怕是很小的角色。可能是个开心果,可能是个倾听者,也可能就是那个“有他在就安心”的存在。

第三步:反过来想,如果世界没有“他们”

这个“实践”进行到这儿,我突然脑子一转,换了个角度。如果我的世界里,没有了我爸妈,没有了那些朋友,我会怎么样?

这下可不得了。我都不敢细想。那些在我失意时给我打气的人,在我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比我还高兴的人,在我犯傻时毫不留情数落我但又默默帮我兜底的人……要是他们都不在了,我的人生会是个啥样?估计是一片灰暗,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遇到点事儿都不知道找谁。

我开始回忆很多具体的瞬间:

  • 我妈在我生病时床前床后地忙活。
  • 我爸在我做重要决定前,默默给我分析利弊。
  • 朋友在我失恋时,陪我喝闷酒,听我胡言乱语。
  • 同事在我项目出岔子时,主动留下来帮我一起想办法。

这些画面,越想越清晰,越想越觉得,这些人,这些普普通通的瞬间,才是撑着我走下去的玩意儿。

实践感悟:珍惜当下,每一个“你”都很重要

经过这么一番“脑内实践”,我那股子颓废劲儿,好像被冲淡了不少。我开始明白,每个人,包括我自己,对于某些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是重要的。

我们可能觉得自己挺渺小的,跟沙子似的。但对于爱你的人,你在乎的人来说,你就不是沙子,你是他们世界里的一束光,或者一棵可以依靠的树。

这“如果世界没有你”的实践,对我来说,不是啥高大上的哲学思考,就是实打实地去感受了一遍,没了他们,我得是个啥熊样;反过来,如果没了“我”,他们的生活里,也会实实在在地缺一块。

这之后,我开始更用心地去对待身边的人,也更努力地让自己活得像那么回事儿。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因为有“我们”这些具体的人,才变得有温度,有意义。

分享这点小心得,也没啥特别的,就是觉得挺实在的。大家伙儿有空也可以这么琢磨琢磨,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