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牛不包括牛尾,点菜时可别闹笑话,区别还挺大的!

今天跟大家唠唠嗑,关于肥牛这玩意儿,我最近琢磨出点儿门道,必须得跟你们说道说道。

起因是这样的,前几天馋火锅了,就寻思着买点肥牛解解馋。跑到超市一看,好家伙,各种价位的肥牛卷,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就随口问了句卖肉的师傅:“师傅,这肥牛是牛的哪个部位?” 师傅估计也是忙,头都没抬,就说了句:“就那肥的地方呗!”

当时我就有点懵,这“肥的地方”也太笼统了?回家之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查资料,想搞清楚这肥牛到底是个

  • 我先是搜了搜“肥牛的定义”,各种说法都有,什么上脑、眼肉、外脊、肋排、胸腹肉…看得我更晕了。
  • 然后我又搜了搜“牛的各个部位”,想看看哪个部位的肉最符合“肥牛”的特征。

这一搜不要紧,我发现了个问题,那就是——肥牛绝对不包括牛尾!

为什么这么说?

从口感上来说,牛尾主要是骨头和筋,肉很少,而且比较硬,需要长时间炖煮才能软烂。而肥牛讲究的是肉质鲜嫩多汁,涮火锅几秒钟就能吃,口感完全不一样。

再者,从外观上来说,牛尾长长的,带着骨头,跟肥牛卷完全不是一个样子。肥牛卷都是薄薄的肉片,肥瘦相间,纹理清晰。

我的实践过程: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特意跑了趟菜市场,买了点牛尾,又买了点肥牛卷。回家之后,我做了个对比实验:

  1. 观察:牛尾颜色深红,带着奶白色的脂肪,肉和骨头的比例差不多。肥牛卷颜色鲜红,肥瘦相间,几乎看不到骨头。
  2. 烹饪:牛尾我用高压锅炖了半个小时,才勉强软烂。肥牛卷我在火锅里涮了几秒钟,就熟了,口感鲜嫩。
  3. 品尝:牛尾吃起来主要是胶质感,有点像猪蹄,但更有嚼劲。肥牛卷吃起来肉质鲜嫩,带着油脂的香味,入口即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更加确信,肥牛和牛尾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肥牛指的是牛身上一些优质的、肥瘦相间的肉,比如上脑、眼肉、外脊、肋排、胸腹肉等等。这些部位的肉质鲜嫩多汁,适合涮火锅、烤肉等等。

而牛尾则是牛的尾巴,主要由骨头和筋组成,肉比较少,需要长时间炖煮才能食用。

以后大家买肥牛的时候,可别再以为肥牛包括牛尾了!这完全是两码事!

这回的实践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次再跟大家聊聊怎么挑选优质的肥牛卷,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