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捣鼓那个“宠物宝贝连连看”小游戏的经历。说起来这事儿也挺偶然的,主要是前阵子闲得发慌,就想着给自己找点事干干,顺便也算是重温一下当年玩连连看的那种感觉。
最初的念头与准备
我脑子里就一个模糊的想法:做一个简单点的连连看,主题就用可爱的宠物。为啥是宠物?因为感觉这个题材比较讨喜,大人小孩估计都能接受。然后我就开始琢磨了,第一步得有素材,就是那些小宠物的图片。我一开始想得挺美,想着网上随便扒拉点,结果发现要么尺寸不对,要么风格不统一,要么就是背景乱七八糟的,处理起来能累死个人。这找素材就花了我不少功夫,还是找了一些风格比较统一的卡通小图标,看着还行,至少整齐划一。
素材准备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思考游戏的核心逻辑了。连连看嘛规则大家都懂,就是两个相同的图案,用不超过两条折线的路径连接起来就能消除。听着简单,真要自己动手写起来,还是有点绕的。
核心逻辑的折腾
这部分是真头大。我先是弄了个二维数组来存这些宠物方块的位置和类型。然后就是写那个判断能不能连通的函数。一开始我想得简单,就分几种情况:
- 直接相邻(这个最简单)
- 直线连接,中间没有其他方块
- 一个拐角连接
- 两个拐角连接
说起来是这么几种,但实际写代码的时候,各种边界条件,各种判断方向,比如从A到B,先横向走到头再纵向,或者先纵向走到头再横向,还有那种“凹”字形、“Z”字形的连接,每一个都得仔仔细细地判断路径上有没有障碍物。调试过程那叫一个漫长,对着屏幕上那些小动物,我眼睛都快看成斗鸡眼了。经常是点这个消那个,或者干脆直接程序崩溃,真是让人头秃。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一个两个拐角的判断逻辑,我硬是卡了一下午。就是那种明明看着能连,但程序就是判断不行。后来发现是一个循环的判断条件写错了一点点,导致它提前退出了。找到问题那一刻,真是长舒一口气!
界面和交互的完善
光能连还不行,得有点儿界面,比如开始按钮,分数,可能的话再加个时间限制啥的,让它看起来更像个正经游戏。我就简单搞了几个按钮,然后弄了个计分板。音效也随便找了几个,点中了“叮”一下,消掉了一对“唰”一下,虽然简单,但有总比没有强,能增加点反馈感。
我还特意加了个“重新开始”和“提示”功能。提示功能就是遍历一遍所有还能连接的方块,随便找一对高亮出来。这个功能写起来也费了点劲,因为得确保提示的是真正能连的,别给出错误提示就尴尬了。
测试与最终的乐趣
等基本功能都弄得差不多了,我就开始自己玩,找bug。这一步最有意思也最气人。有时候玩着玩着,突然发现一个很隐蔽的bug,比如特定情况下,消掉方块后,某些本不能连接的突然就能连了,这就得回头去查逻辑。或者有时候,明明没得连了,游戏却没有结束。
我还让我家里人也来试试,他们从玩家的角度,能发现一些我作为开发者可能忽略的问题。比如他们会说“这个按钮太小了不好点”,“这个颜色看着眼睛不舒服”之类的。这些反馈都挺宝贵的,我就根据这些意见,又调整修改了一些细节。
最终完成的时候,虽然只是个小游戏,但看着那些小宠物在自己手里被一个个消除,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从最初一个模糊的想法,到搜集素材,再到一行行敲代码,克服各种逻辑难题,变成一个能玩的东西,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
这回捣鼓“宠物宝贝连连看”的过程,虽然磕磕绊绊,但也学到不少东西,主要是体验了一把从想法到实现的乐趣。以后有空,说不定还会再尝试搞点别的小玩意儿。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或者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