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百度影音艺术片”这几个字,我这脑子里,立马就回到好些年前了。那会儿我刚出来工作没太久,兜里没几个钱,时间嘛下班了倒是大把的有。不像天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有时候想看个电影都得挤时间。
那时候,百度影音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我们这些穷学生、穷小子的福音。你想,那时候哪有什么正版意识,视频网站会员费也舍不得掏,想看点啥新鲜的、或者说,呃,带点“艺术”气息的片子,基本就靠它了。
我当年的“实践”过程
第一步:找资源,这是个技术活。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时候不像现在信息这么透明。你要找个片子,尤其是什么所谓的“艺术片”,那得去各种犄角旮旯的论坛、贴里翻。关键词得用得巧妙,什么“文艺青年必备”、“深夜独享”、“小众推荐”,诸如此类的。有时候还会搜到一些乱七八糟的链接,点进去弹一堆广告,电脑卡得要死。找到一个能用的链接,那真跟挖到宝一样。
第二步:复制链接,启动百度影音。
找到了那个神秘的链接,一般都是一串字母数字组合,或者是那种“bdhd://”开头的。赶紧复制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百度影音。那时候的百度影音界面还挺简洁,不像现在的播放器花里胡哨的。点那个“打开URL”或者类似的按钮,把链接粘贴进去,然后就是等待。
第三步:漫长的缓冲与祈祷。
这绝对是最考验耐心的一步。那时候网速普遍不快,我记得我租的那破房子里,网速更是感人。进度条一点一点地往前挪,有时候挪半天不动,心里那个急。还得祈祷这资源别是假的,或者下到一半没速度了。经常是兴冲冲地找到一个,结果要么是葫芦娃,要么干脆就是个几秒钟的广告,那种心情,别提多失落了。
第四步:鉴别“艺术”的真伪。
就算开始播放了,也未必就是你想要的“艺术片”。那时候很多资源都是挂羊头卖狗肉。标题写得天花乱坠,点开一看,可能是个粗制滥造的玩意儿,也可能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所谓的“艺术”,有时候就是个噱头。偶尔也能淘到一些确实不错的独立电影或者是一些比较小众的国外片子,那种感觉就像中奖了一样。
我还记得,有时候为了找一部传说中的“艺术片”,我能折腾一晚上。具体步骤差不多就是:
- 先在几个老论坛用关键词搜索,比如“XX导演作品”、“XX风格电影”之类的。
- 看到有人分享百度影音的链接,就赶紧记下来。
- 然后一个个试,哪个能用,哪个速度快。
- 下载的时候还提心吊胆,生怕带病毒,那时候的电脑安全软件也不咋地。
- 好不容易下载完了,点开一看,画质感人,有时候还没字幕,或者字幕跟不上,全靠脑补。
整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挺折腾的,但也挺有“探索”的乐趣。那时候获取信息的渠道没现在这么发达,能通过这种方式看到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也算是一种特别的体验了。
实现的效果嘛
真正能称得上“艺术”的片子,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十部里面能有一两部就不错了。更多的时候,找到的是一些模糊不清、名不副实的玩意儿。但那个过程,那种自己动手去发掘、去尝试的劲头,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
我当年的“实践”就是:
- 在各种论坛和不知名网站上搜寻所谓的“艺术片”百度影音链接。
- 复制这些链接到百度影音里尝试打开和下载。
- 忍受缓慢的网速和不稳定的资源。
- 观看那些画质参差不齐,内容真假难辨的影片。
- 偶尔能淘到一两部真正有点意思的小众电影,大部分时间是白费功夫。
现在不一样了,获取资源的渠道多了,也规范了。大家更愿意为好的内容付费,这肯定是好事。不过偶尔回想起当年用百度影音到处找片子的那段日子,也算是青春里一段挺特别的记忆。那时候的“艺术片”,可能“艺术”在寻找的过程本身,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