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恐龙化石游戏怎么玩才过瘾?新手看这篇攻略就懂了!

从零开始捣鼓我的“挖恐龙化石”小玩意儿

大伙儿今天瞎琢磨了一天,总算是把我那个“挖恐龙化石”的小游戏给整出个大概模样了。手还热乎着,赶紧来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我这从头到尾的折腾过程。

最开始的想法挺简单,就是想弄个能在屏幕上点点点,然后就能挖出点啥东西的小游戏。小孩子嘛都喜欢恐龙不是?我就琢磨着,要是能让他们自个儿“挖”出恐龙化石,那肯定特有意思。

于是乎,我第一步就是找了张看起来像那么回事儿的泥土地图片,作为咱们的“考古现场”。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这个“挖”的动作怎么实现。一开始想得挺复杂,还想着搞什么复杂的物理效果,后来一拍脑袋,嗨,简单点!就设定成鼠标点一下,那块“土”就没了一小块,露出底下藏着的东西。要是用手指头在平板上划拉,也一个效果。

核心玩法怎么整

光秃秃地挖土肯定没劲。我就开始给“土层”底下藏东西了。我先放了几块模糊的、颜色跟土差不多的“化石碎片”图片。你得不停地点,把周围的“土”都清掉,才能看清楚那是不是化石的一部分。

然后问题来了,总不能一直挖,啥提示也没有?我就加了个小机制:当你挖到“化石”区域的时候,鼠标或者手指头会稍微“震”一下,或者发出个“咔嚓”的轻微声响,告诉你“这底下有料!”这样玩起来就有点盼头了。

我又琢磨,不能光有铲子?专业的考古学家不都用小刷子嘛所以我就设计了两种工具:一个是“小铲子”,用来大面积快速地清掉表层土;一个是“小刷子”,当你觉得差不多挖到化石边缘了,就换上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把化石周围的泥土给刷干净,这样才不会“损坏”化石。要是用铲子不小心碰到了化石本体,还会扣分或者让化石“受损”,增加点挑战性。

再加点料,让它更有趣

光挖出来还不行,得让玩家知道挖出来的是我就准备了一堆不同恐龙的骨骼化石图片,比如霸王龙的牙齿,三角龙的角,翼龙的翅膀骨头什么的。每当你成功清理出一块完整的化石,屏幕上就会跳出这块化石的名称和一小段简单的介绍。这样一来,不光是玩,还能顺便学点小知识,对?

为了让这个“考古现场”看起来更逼真点,我还特地找了些不同颜色、不同质地的“土层”图片。越往下挖,土的颜色就越深,偶尔还会夹杂着一些“小石块”或者“植物根系”的图片,增加点视觉上的变化。挖到特别深的地方,甚至还能挖出一些“远古昆虫的琥珀”之类的小彩蛋。

我还弄了个小小的“化石储藏室”。每当你挖到一个新的、之前没见过的化石种类,它就会自动收藏到你的储藏室里。储藏室里会有一个恐龙骨架的轮廓图,你挖到的化石会自动填充到对应部位,目标就是把整个骨架给凑齐。这个过程,别提多有成就感了!

捣鼓出来的样子

前前后后,修修改改,总算是把这些想法都给塞进去了。现在这个“挖恐龙化石”的小游戏,虽然界面啥的还挺粗糙,音效也都是网上找的免费素材拼凑的,但核心的挖掘、清理、收集这几个步骤算是都实现了

我自己试着玩了一下,用鼠标先拿铲子“哐哐哐”把大片泥土刨开,看到有化石的迹象了,就赶紧切换成小刷子,一点点把化石给“刷”出来,那个过程还真挺有代入感的。特别是当一块完整的恐龙骨骼被清理出来,然后“叮”的一声被收到储藏室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这就是我今天捣鼓这个“挖恐龙化石游戏”的全部过程。虽然只是个简单的小玩意儿,但从一个想法到动手把它一点点实现出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挺有乐趣的。希望大伙儿也能从我的分享里找到点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