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德的摩托车为什么这么火?看看这几点你就明白了!

今儿个,总算是把克劳德那台宝贝摩托给拾掇出来了。之前一直搁在箱子里,心里惦记着,又有点犯怵,毕竟这玩意儿,看着就不是省油的灯。

拆箱的时候就感觉不一样。那分量,沉甸甸的,零件也多得吓人。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一开始还真有点手忙脚乱。说明书倒是画得挺细,但我这眼神儿,有时候也得眯着看半天。

先把那台叫“芬里尔”的摩托主体给拼起来。这设计师也是够可以的,居然还真给它设计了变形的功能,虽然我没敢使劲掰扯,怕给弄坏了。最有意思的是,它那个车身里头,还真能把克劳德那堆“六式”武器给塞进去,这个设计我得给个赞,藏得挺巧妙。

  • 轮胎质感不错,摸上去挺实在。
  • 车灯部分做得也细致,虽然不能真亮,但看着像那么回事。
  • 有些小零件,真是考验耐心,镊子都用上了。

然后是克劳德本人。我这个是豪华版的,带了个护目镜,还能挂脖子上,挺酷。他们说拆下左边袖子能看见纪念爱丽丝的标记,我还真给拆开瞅了瞅,细节这块儿确实是拉满了。不过给他摆姿势骑上摩托,也费了我不少劲,生怕哪个关节给掰折了。

为啥要折腾这个?

有时候我也琢磨,一把年纪了,还捣鼓这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图啥?可能是找回点当年的感觉。想当年玩那游戏的时候,哪有这么精致的模型,都是自己脑补。现在能亲手把这些东西拼出来,摆在桌上,也算是一种念想,一种补偿。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精细点的“玩具”。但拼装的过程,还有完成那一刻的满足感,是实实在在的。就像以前自己动手攒电脑,或者修个什么家电一样,过程比结果有时候更有意思。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懂这种乐趣了。他们习惯了点点鼠标,东西就送上门,开箱即用。我们那时候,很多东西都得自己动手。记得小时候,我爸给我买了个航模,那真是用胶水一点点粘起来的,手上沾满了502,味道呛人,但拼好了能乐呵大半个月。

这克劳德的摩托车,虽然比航模复杂多了,也贵多了,但那份专注和完成后的喜悦,内核是差不多的。就是现在这做工,是越来越精细了,但也越来越“娇贵”。以前的玩具皮实耐操,现在的这些,更多是摆着看的艺术品了。

这台芬里尔摩托,从拆包到摆花了我小半天功夫。累是真累,但看着克劳德骑在上面那帅气的样子,心里头还是挺得劲的。也算是给自己找了个不大不小的乐子。下一步,琢磨着给它配个好点的展示盒,省得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