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太鼓达人小游戏推荐一下?(经典版本不容错过)

大伙儿晚上今天又来跟大家唠唠嗑了。最近不是那个太鼓达人挺火的嘛到处都能瞅见,什么手机版、Switch版,看得我这心里头也直痒痒。我就寻思着,咱也别整那些太复杂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捣鼓个迷你版的太鼓达人小游戏玩玩,体验体验那种敲鼓的快感,嘿

一切的开始:脑子里先构思

一开始嘛我这脑子就开始转悠了。太鼓达人不就是跟着节奏敲鼓点嘛一个红色的“咚”,一个蓝色的“咔”。这俩是核心,得先把他俩给弄出来。然后就是那些从屏幕右边飞过来的音符,得在恰当的时机敲下去。大概的框架就这么在脑子里形成了。

动手开干:从画图开始

我寻思着,先别急着写啥代码,我先在纸上画画,或者用电脑画图工具整个大概的界面样子。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大大的太鼓! 我画了个圆圈当鼓面,旁边再弄俩小一点的区域,分别代表敲击鼓心的“咚”和敲击鼓边的“咔”。颜色必须得分明,红色代表“咚”,蓝色代表“咔”,这样一眼就能看明白。

然后是音符。音符也得是红色和蓝色的,对应着“咚”和“咔”。它们得从屏幕的一边匀速地移动到另一边的判定区,也就是我们画的那个大太鼓的位置。

让它“动”起来:简单实现逻辑

画完草图,心里大概有数了,就开始琢磨怎么让它动起来。我用的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工具,没搞啥特别高大上的引擎,就是想快速验证一下想法。

  • 音符的移动:这个比较简单,就是让那些画好的红色和蓝色小圆点或者方块,按照固定的速度从屏幕右侧向左侧的判定区移动。每个音符都记录下自己的颜色(是“咚”还是“咔”)和出现的时间。
  • 玩家操作:我设定了两个按键,比如键盘上的“J”键对应敲击红色的“咚”,K”键对应敲击蓝色的“咔”。也可以是鼠标点击对应的区域。
  • 判定逻辑:这是核心了。当音符移动到判定区(就是那个大太鼓的位置)时,如果玩家按下了对应的按键(比如红色音符来了,玩家按了“J”键),就算成功敲击。如果按错了,或者没在规定时间内按,就算失误。
  • 反馈:敲对了,给个视觉反馈,比如鼓面闪一下光,或者音符消失的时候有个小特效。敲错了,也可以给个提示,比如“Miss”字样。我还琢磨着,要是能加上敲击的声音,那就更带劲了!咚!咔!咚咚咔!

不断调试与完善(就是瞎折腾)

刚开始做出来的效果,那真是惨不忍睹。音符飘得歪歪扭扭,判定有时候也不准,按了没反应,或者提前按了也算对。这阶段就是不断地试,不断地改。

我先是调整了音符移动的速度,让它看起来更舒服一点。然后是重点调试判定区的位置和判定时间窗口。这个窗口不能太大,太大了就没难度了;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对手残太不友哈哈。我就一点点试,找到一个自己觉得还算合适的范围。

后来我还想着能不能加点简单的计分,敲对一个加多少分,连续敲对还有连击加成。这个也简单实现了下,弄了个变量记录分数和连击数。看着分数一点点往上涨,还挺有成就感的。

最终的“小成果”

经过一番折腾,我这个超级迷你版的“太鼓达人”小游戏算是勉强能玩了。界面嘛肯定是很简陋的,跟人家官方的没法比,就是几个色块加一些移动的小点。音乐?哈哈,一开始我是直接在脑子里配乐,或者随便找个节奏感强的歌在旁边放着,对着自己做的“鼓点”瞎敲一气。

你还别说,虽然简陋得不行,但自己敲起来还真有点那个意思! 当音符飘过来,手指准确地敲下去,屏幕上给个正确的反馈,心里还是挺美滋滋的。尤其是连续敲对一段节奏的时候,那种感觉,懂的都懂!

整个过程下来,没用上啥特别高深复杂的东西,主要就是把脑子里的想法一步步用最简单的方式给它实现了出来。这种从无到有,自己动手创造点小玩意儿的经历,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这个成品也就是个“图一乐”的级别,但过程中的琢磨和瞎捣鼓,也算是自得其乐了。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下次再有啥好玩的实践,再来跟大家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