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智能陈桥5.4,还真是好久没碰了。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总感觉现在用的那些输入法,花里胡哨的功能一大堆,动不动就猜你想打有时候猜得还驴唇不对马嘴,搞得我挺烦躁。于是乎,就想着把这个老伙计再请出来试试。
折腾开始:安装与设置
我记得以前装这玩意儿还挺费劲的,这回找了个5.4的版本,想着应该会顺利点。第一步,那肯定是先把它弄到电脑上。双击那个安装包,弹出来个框,让我确认安装,那就点呗。又弹一个,再点。感觉跟以前差不多,没啥特别的。
中间还真出了点小插曲。装到一半,它提示我最好把正在用五笔的窗口都关了。我寻思着,我这不还没开始用它打字嘛后来又试了一次,还是那样。干脆,我把心一横,直接重启了电脑,想着这下总该清净了。重启完了再装,果然就顺当多了。
装好之后,我习惯性地按 `Ctrl+Shift`想切换出来,结果发现列表里压根没它!当时我就纳闷了,这叫什么事儿。后来自己摸索了半天,又上网查了查,才知道得自己手动去添加。具体咋弄?就是在任务栏右下角那个输入法图标上点右键,找到那个“首选项”还是啥的,进去之后找到“智能陈桥输入平台”,给它添加到当前输入法列表里。你说这设计,对新手可真不太友
添加完了,总算是能选它了。我还顺便瞅了瞅,它那个设置里头,可以选个什么状态窗口样式和皮肤。我就随便挑了个看得顺眼的,点了确定。总算是能用了!
初步体验:找找当年的感觉
一上手,那感觉,啧,还是熟悉的味道。我试了试打字,基本的五笔输入还是挺流畅的。然后我就想起来,这智能陈桥有些特色功能,比如输符号。
- 符号输入:我记得以前是连续按两下 `Shift` 键,就能调出那个软键盘。试了一下,果然!方向键还能翻页,挺方便。还有个绝活,就是直接按一下分号键 `;`,也能出来一些常用符号,这个设计我一直觉得挺巧妙的。
- 自定义词组:这个功能当年可是帮了我大忙。这回我也特地找了找,在那个“辅助功能”里头,有个“自定义字词符号”,点进去就能自己设置词组和编码。想当年我写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稿子,里面好多词都是生造的,或者是不常用的,用别的输入法一个个敲可费劲了,全靠这个自定义功能才撑过去的。
我还看到它有个什么“初学五笔新手”的选项,估计是给刚学五笔的人准备的,可以降低点难度。我这种老油条是用不上了,不过也算是考虑周到。
为啥又折腾它?说来话长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这么多新输入法,要云同步有云同步,要智能联想有智能联想,为啥我还回头折腾这个智能陈桥5.4?
主要还是因为最近接了个活儿,需要整理一大批民国时期的旧档案。那里面的人名、地名、还有一些特定的用语,用现在的智能输入法打起来,简直是灾难。它老是“自作聪明”地给我联想出现在的人名地名,或者干脆就把那些旧词当错别字给我“纠正”了。我得不停地选第2个、第3个候选词,甚至有时候得翻好几页,效率低得我想砸键盘。
还有就是,那些旧档案里有很多生僻字和特殊的标点符号,现在的输入法要么打不出来,要么就是藏得特别深,找起来费劲。我就想起来智能陈桥的自定义词库和那个方便的符号输入。我把那些常用的生僻字、特定人名都做成自定义词条,编码就用最简单的,打起来那叫一个顺畅。
说句心里话,现在的输入法,总感觉背后有双眼睛在盯着你。你打过什么,搜过什么,它都给你记着,然后给你推荐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智能陈桥这种老实的本地输入法,用着就觉得踏实,不担心它把我这点隐私到处卖。
想当年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单位的电脑还是大屁股显示器,系统也慢得要死。那时候智能陈桥就算是五笔输入法里头比较好用的一款了,帮我提高了不少工作效率。这回重新用上5.4版本,虽然界面看着是有点旧,但那份稳定和可控的感觉,是现在很多新输入法给不了的。有时候,工具这东西,不是越新越关键还是得顺手、管用。
这回折腾智能陈桥5.4,也算是一次小小的“复古”之旅。没想到,这老伙计在特定场景下,还真挺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