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可口可乐的营销故事你知道吗?揭秘奥运经典合作案例!

哥们儿姐们儿们,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瞎折腾的一件事儿,就是跟“福娃”和“可口可乐”这两样东西较上劲了。这事儿得从我收拾屋子说起。

起因:一罐落灰的可乐

前阵子大扫除,从犄角旮旯里翻出来一个瘪了的可口可乐罐子,上面模模糊糊印着个……这不是当年的福娃之一嘛具体是哪个小家伙,罐子太脏了,我擦了半天才看清是“欢欢”。一下子,那零几年的记忆就涌上来了。那时候,大街小巷都是福娃,各种产品上都有它们的身影,可口可乐当然也是主力军。

动手:回忆与搜寻

就是有点怀旧,也爱琢磨。看着这罐子,我就想,当年可口可乐到底出了多少款福娃相关的产品?是不是集齐一套特牛?于是我这就开始上网搜罗信息了。

第一步,我先是凭着记忆,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我记得当时有那种一套五个福娃的纪念罐,还有一些塑料瓶包装上也有。但具体啥样,有点模糊了。

第二步,我就打开电脑,噼里啪地敲键盘搜索。关键词就用“福娃 可口可乐”、“2008奥运 可口可乐”、“可口可乐 吉祥物”这些。好家伙,信息还真不少。有图片,有当年的新闻报道,还有一些收藏爱好者的帖子。

发现,可口可乐那会儿的营销是真下功夫。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福娃印上去就完事儿了。他们搞了好多活动,推出了不同包装。我看到有:

  • 福娃五小福独立包装的易拉罐。
  • 可能有过那种五个罐子一组的礼盒装。
  • 一些大的塑料瓶装,瓶标上也有福娃的图案,好像还有跟运动项目结合的设计。
  • 甚至我还搜到一些模糊的图片,好像还有福娃造型的周边,比如小挂件啥的,是不是可口可乐直接出的就不确定了,但肯定跟那波热潮有关。

实践:尝试“复原”与感受

光看不过瘾,我就琢磨着,能不能“象征性”地还原一下当年的场景,或者说,感受一下当年那种氛围。现在想集齐全新的当年的福娃可乐罐,那可太难了,估计得去收藏市场淘换,我这也就是一时兴起,没那么大阵仗。

于是我做了几件事:

1,把我翻出来那个“欢欢”罐子,仔仔细细地清洗干净,摆在了书桌上。虽然瘪了,但也是个念想。

2,我开始留意现在超市里的可口可乐。虽然跟福娃没关系了,但我就想看看,现在的可口可乐在遇到大型活动时,包装上会有什么新花样。算是一种对比和延伸思考。发现现在的联名款也很多,设计也越来越花哨。

然后,我还特意找了找当年可口可乐围绕福娃做的一些广告视频来看。不得不说,大品牌就是大品牌,广告拍得也挺有时代感的,把福娃的活泼和可口可乐的畅爽结合得还不错。看着那些广告,再喝口可乐,好像真能找回一点当年的感觉。

我还尝试在一些二手平台上搜了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出当年的福娃可乐罐。果然有,价格嘛有高有低。我也就是看看,满足一下好奇心,暂时还没真下手买。主要是我觉得这个“实践”的乐趣在于过程,在于回忆和发现,不一定非要拥有实物。

一点小感悟

折腾了这么一圈,也没搞出啥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主要就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和怀旧情绪。但也让我意识到几点:

第一,大型活动,特别是像奥运会这种,真的是品牌营销的绝佳机会。可口可乐和奥运会合作那么多年,经验老道,每次都能抓住热点。

第二,吉祥物这种东西,一旦深入人心,商业价值巨大。福娃在当年就是顶流,跟它沾边的产品都好卖。

第三,我们普通人,有时候就是通过这些日常消费品,比如一罐可乐,来记住一个时代,留住一份回忆的。一个小小的罐子,就能勾起那么多故事。

3,我觉得,这种“瞎折腾”挺有意思的。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入手,去挖掘它背后的故事和联系,既能打发时间,又能涨点儿“没啥用但有趣”的知识。下次再收拾屋子,指不定又能翻出啥老物件,引出新的折腾方向!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你们有没有收藏过或者对哪些有特殊记忆的可口可乐包装或者福娃周边感兴趣?评论区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