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今天把我捣鼓那个“鲁迅说过的话系统”的全过程给大伙儿抖落抖落。这事儿整的,还挺有意思。
1. 为啥要搞这玩意儿?
就是前阵子,老在网上看人说“鲁迅说过:XX”,有些听着贼有道理,有些…味儿就不太对。我就琢磨了,鲁迅老爷子真说过那么多金句吗? 网上吹得天花乱坠的,到底有几分真?干脆,咱自己做个小系统,给它验验明身!目标很简单:用户扔进来一句话,系统告诉我这像不像鲁迅写的。
2. 开整!找“鲁迅味儿”
说干就干呗。头一件事,就是得先知道“鲁迅味儿”是啥味儿的?我翻箱倒柜(主要靠搜索引擎):
- 找作品大全:把他的小说、杂文、散文、书信…能找到的都扒拉下来,堆一块儿,好家伙,这可是大工程。
- 扒拉关键词儿:盯着这些文章瞅,想找出点规律。嗯…犀利、讽刺、深刻肯定是跑不了的。他还老爱用些特有词儿,比如“国民性”、“怒其不争”、“血馒头”、“人吃人”、“铁屋子”…一堆,感觉抓到点门道了。
- 分析说话的调调:鲁迅说话,不是那种温吞水似的。他有股劲儿!批判的、质问的、甚至带点“冷眼旁观但憋着火”的感觉。句式上也不墨迹,有时候短促有力,有时候排山倒海。
把这些都记小本本上,心里大概有点谱了,这就是咱要找的“鲁迅DNA”。
3. 组装“验真机”
光知道味儿不行,得给它变成机器能懂的东西。这步稍微费点脑子:
- 搭模型底盘:选了个现成的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框架,相当于找了个车架子。
- 疯狂“喂”鲁迅:把之前整理的那一大堆鲁迅作品原文,使劲儿往里灌!让这系统仔仔细细地“读”,把它当作学习标准答案。
- 提炼“鲁迅密码”:模型自己就开始吭哧吭哧干活了,从海量文字里扒拉出哪些词儿鲁迅用得最多?他写句子有啥套路?情感通常是啥走向?主题偏好是这就是它理解“鲁迅风格”的核心指标。
折腾好几天,总算“验真机”初步成型了,取个名儿:“鲁迅含量检测仪”。听着还挺唬人。
4. 自家后院先放把火(测试)
模型弄好了不能直接见人,得先内部“拷打”一下。
我扔了几类句子进去试试水:
- 真·鲁迅:比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系统秒回:味儿太冲了!绝对是本尊! ✅
- 假·网传鲁迅:像什么“晚睡的人,会被月亮抓去罚站”这种一看就不正经的。系统立马打叉:这都纯瞎编! ❌
- 模糊·仿写句:这就有意思了!我模仿他的风格写了句“看这人间的戏台,净是些涂白了脸的角色在嘶吼”。系统吭哧了一会儿,显示:味儿有点点像,遣词造句有那范儿,情感也对路,但鲁迅原话里没这个! ⚠️
还行!至少能分得清明显的李逵和李鬼,仿写的也能感觉出来像不像。
5. 拉小伙伴们入坑(真实用户测试)
自己测得差不多,得放出去溜溜,听听真人的看法。我在博客和社群里吼了一嗓子:哥们整了个小玩具,能查查你手上的话是不是鲁迅说的,想玩不?来,链接在这(注:此处不显示具体链接),随便试,用完跟我说说咋样!
好家伙,呼来了一大帮热心网友。他们用的路子真是五花八门:
- 正经查名言出处的。
- 把课文里鲁迅的话扒拉出来考系统的。
- 塞进去一堆心灵鸡汤、搞笑段子、网络流行语,甚至还有明星金句… 就想看看系统会不会懵逼。
- 自己模仿鲁迅口吻写段话,特意考考那个“仿写识别”灵不灵。
后台瞬间被刷屏,我一边看结果一边乐。
6. 大伙儿都怎么说?(用户反馈大揭秘)
收集反馈阶段特逗,看他们的留言笑死我了:
- “卧槽!神器!”:好多人说查那些网传“鲁迅语录”太好使了,一验一个准,省得被忽悠。尤其是那些看着“高深”实则胡诌的,原形毕露。
- “哎呦笑不活了!”:好几个老铁说,故意拿“你今天emo了吗”这种话去试,系统果断回复“别闹,这味儿差远了!”,给他们乐够呛。
- “原来这真是鲁迅?!”:有些人拿着模棱两可、感觉有点深意的话来查,结果系统判断是高度匹配,还真在鲁迅全集里找着了。用户表示:“豁,涨姿势了!”
- “检测仿写有点意思”:我重点关注的仿写识别功能也得到了反馈。很多人觉得这个“像不像”打分挺准,“就是那个劲儿!感觉突然文豪附体了有木有!”用户模仿得越像,系统给的“疑似模仿句”评价就越明显。
- “槽点也有!”:肯定也收到吐槽了嘛
- “句子太短有时候傻傻分不清!”——比如用户就输入“绝望”两个字,这确实是鲁迅常用的核心词,但单拎出来判断像不像他说的?确实有点难为机器。
- “鲁迅含量过高警报!”:有用户反馈说,系统有时候对鲁迅原话或者模仿句的判断过于“激动”,分数打得太满。
- “有些冷门点的引用查不准?”——可能是训练语料里没有涵盖到所有。
最逗的一个反馈是:“以后跟人吵吵,骂人前先扔一句进去测测,别骂着骂着突然冒出来一句鲁迅名言撑腰那就牛逼大发了!” 这用途我属实没想到!
7. 搞完了,唠点感想
折腾这一圈下来,感觉这小系统基本达到初衷了:
- 打假效果杠杠的:对付那些瞎编乱造的“鲁迅语录”,基本是一棒子一个准儿。
- 识别“神似”挺好使:能嗅出那种模仿的风格和情绪,说明路子没走错。
- 玩起来还挺欢乐:看用户们的反馈就知道,这玩意儿除了实用,娱乐性竟然意外地强。
不完美的地方也多着,像对付超短句、识别特别冷僻的引文就差点意思。有些判断可能也有点用力过猛。这东西就是个兴趣产物,但能用它让大家更贴近点真实的鲁迅,顺便看破点网络上的忽悠,也算值了!下次准备折腾点啥有意思的?想到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