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gra k1对比其他芯片?优缺点分析一目了然

这事儿还得从我翻箱倒柜找出那块积灰的Tegra K1开发板说起。前阵子收拾工作室,这老伙计突然从零件堆里冒出来,鬼使神差就插上电了。接上显示器那会儿我还嘀咕,这七八年前的玩意儿现在还能打不?干脆拉几个同辈分的芯片来场养老院比武大会得了。

一、先给K1照个CT

通电第一件事就是跑分三连击。安兔兔V5.7这种老古董工具都懒得装,直接上Geekbench 3——结果刚点开始就听见风扇跟拖拉机似的吼起来。温度计显示五分钟飙到47度,吓得我赶紧把板子架到散热架上。单核啃哧瘪肚爬到360分,多核勉强摸到1200分线,跑分时候板子烫得能煎鸡蛋。

最骚的操作来了:拔掉散热风扇硬刚王者荣耀。加载画面还没结束就开始卡成PPT,进地图直接变慢动作默片。开了低画质勉强能跑,但稍微团战就掉到十几帧。全程板子摸着跟暖手宝似的,半小时下来塑料外壳都软了。

二、把老伙计们请出场

从零件盒里刨出三块同年代老兵:骁龙801、MT6595、海思麒麟925。找测试设备比考古还难,翻出三台伊拉克成色手机接上电流表开干:

  • 游戏对决:四台设备排排坐打农药,801居然最流畅,K1该卡顿照样卡,6595直接闪退三次
  • 功耗火葬场:电流表显示K1待机就吃掉0.8A,隔壁801才0.3A。跑测试时更离谱,K1直接冲到1.9A,电源适配器都开始嗡嗡叫
  • 发热量比拼:红外测温枪一照,K1芯片位置73℃,手机们最高才58℃

三、拆开看门道

拆开发板瞬间被糊满脸灰。清理完发现四颗A15大核簇加省电小核的设计看着唬人,可28nm工艺实在拖后腿。对比801的台积电20nm,K1的漏电跟开闸放水似的。最要命的是那块Kepler GPU,192个CUDA单元听着牛逼,结果驱动拉胯得要命,安卓系统根本压不住这疯狗。

四、血泪经验总结

这趟折腾下来算是看明白了:

  • 优点只剩显卡潜力:当初老黄吹能跑PC级游戏,实际在安卓生态里连50%实力都发挥不出
  • 电老虎实至名归:功耗比友商高60%不止,续航直接崩盘
  • 板砖制造专家:被动散热根本压不住,必须配风扇当祖宗供着
  • 玄学驱动体验:官方更了两次就放弃,第三方ROM?做梦去

清点战场时发现个黑色幽默——测试用的备用K1板烧了颗电容。现在二手市场这破板子居然卖到300多,当年全新才499!老黄这波库存清得是真有远见,电子垃圾硬是熬成收藏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