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琢磨着写写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这玩意儿到底是干啥的。起因是去年夏天带娃回老家曲阜,高铁站出来被拦住了,人家要看行程卡。那会儿健康码我熟,绿油油的亮着,结果人家摆摆手说要这个新玩意儿。我当场就傻眼了,站在大太阳底下现找,热得心慌。
自己折腾搞明白
这口气咽不下,回家就卯上劲研究了。这东西说白了就是个能把你最近14天去过哪些地方标出来的电子通行证。它不像健康码管你健康状态,专门管你人去过哪,是不是从有风险的地方跑出来的。
- 怎么知道你去了哪? 根本不是靠什么高精尖定位,简单得要死——你手机只要联网、有信号,不管是打电话、上网还是扫付款码,附近的移动基站就能“逮”到你。它就靠这些基站记录的点,像把你脚印串起来一样,拼出你的行程路线。
- 背后的老大哥是谁? 听说是工信部牵头搞的,底下那群电信、移动、联通的基站数据全汇总到一块儿了,再配上北斗定位之类的辅助,就能把你的移动轨迹画个八九不离十。
亲手试用一把
光看资料没用,自己试了才知道水深水浅。
- 在微信里搜“行程卡”小程序,直接点开就行。
- 它弹出来让我输入手机号,说好是11位数字结果开头输了个1就报错,仔细看才发现默认帮我把+86挂前面了,手一快反而输乱了。
- 收到验证码输进去,一确认,哗!直接跳出个绿箭头标识,下面是两行大字:“北京市 到访地:无星号”和一行小字“数据更新:今天14:30”。这东西反应倒是挺快,才几分钟就从老家的火车站蹦回北京定位了。
真遇到检查啥情况?
后来还真用上了。有回去商场,门口保安举个牌子,一边是健康码一边是行程卡。我赶紧掏出手机,点开小程序——注意了!它默认是缓存登录状态,不用重复输手机号,省事不少。扫码、亮屏,保安瞄了一眼那个绿色小箭头就让我进去了,全程不到五秒,比翻健康码还快。
这玩意到底有用在哪?
- 查轨迹快:火车站那种挤成沙丁鱼罐头的地方,总不能一个个问你祖宗八代去过哪?这东西一拉出来,高风险区来的一目了然。
- 省嘴皮子:去哪办事都被盘问“你最近去过XXX没?”,撒谎不说详细又耽误时间,行程卡直接亮出来,别人心里有底自己也不用费口水解释。
- 操作傻瓜级:连我那60多岁、用个智能手机都费劲的丈母娘,教一遍也会自己点开看了。
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我有回出差,明明已经到深圳住两天了,行程卡还卡在当地基站没及时更新,害我差点被拦在高铁站进不去,后来发现手动刷新一下才跳对地方。所以更新慢的时候别急,多刷几次总没错。
说到底,这行程卡就是个帮你“自证清白行程”的工具。用起来是真省心,尤其赶路或人多的时候,掏出手机点两下,比跟人磨嘴皮子强多了。该用还是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