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视频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苏维埃进行曲的恶搞版本,标题是《苏维埃进行曲》,听名字还以为挺正经的,结果点开一放,差点把午饭喷出来。我就想,这玩意儿到底笑点在哪?总得自己试试才能搞明白。
我先动起手来,打开视频平台
点开那个页面,一眼扫过去,评论区全是“哈哈哈”,我立马好奇了。决定从头听一遍,先点原版苏维埃进行曲。那曲子一听就正经八百的,像电视剧里打仗时的背景音乐,唱得气势汹汹的:“苏维埃万岁!”。听完了,我再去播放恶搞版。这一放可不得了,曲调居然没大改,但歌词全变味儿了。什么“红旗飘飘红旗飘,飘到你家屋顶上”,逗得我直拍大腿。
接着分析歌词和旋律的笑点
我暂停视频,把歌词一句句写在纸上,用原版对比着玩。发现恶搞笑点都在三个地方闹腾:歌词离谱改编、声音搞笑处理、文化反差戳心窝子。
- 歌词改得太歪了,原版是正正经经的革命口号,恶搞版?“工人老兄起早贪黑忙种地,种了半天饿肚皮”,一听就联想到苦哈哈上班的日子,太接地气了。
- 声音处理故意卖萌,合唱团用假嗓唱,还加点“呜呜”的搞怪音效。原版是嘹亮雄壮,恶搞?活像一群醉汉闹腾,直接戳中笑神经。
- 文化反差玩得更狠,原版歌颂钢铁意志,恶搞版却在“干饭、干酒、干杯”上打转。我一听就懂了,这简直是把高大上的东西拉下凡尘,谁上班不这么折腾?对比下来,搞笑就在“假正经真糊涂”的那股反差劲儿上。
提炼心得,才算搞清全貌
折腾了一下午,我总算明白这恶搞为啥火。它把严肃的东西解构得没型儿,戳普通人软肋。我录了个短音频自己试唱了下,果然加个破锣嗓子就效果加倍。整个实践下来,笑点不在恶搞多精妙,就在“假装正经却露馅”那点日常小讽刺。下次再有人问我这个,我就直接说:别光哈哈,上手一比划,搞笑就藏在生活的草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