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凌晨四点我就摸黑出门了,扛着冰镩和折叠椅往野湖赶。路上冻得直缩脖子,但想到冰层底下的肥鱼,还是咬牙踩油门。今天就跟大伙唠唠我这十年冰钓总结的四招土法子,保证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教程实在多了。
一、砸冰洞前先翻老黄历
刚到湖边天刚擦亮,几个钓友已经抡起冰镩哐哐开砸。我反倒掏出手机看去年同期的相册——冰眼位置都拿红圈标着。这湖底地形像个破碗,深浅交界处就在东北角老柳树正对二十米处。拎着冰钎直奔那儿,一镩子下去冰渣飞溅,砸到第三下就透光见水。隔壁穿貂的大哥还在湖心转圈试厚度,我这儿漂都立起来了。
二、破棉袄里藏活线
钩子刚沉底就感觉鱼线发僵,竿稍直哆嗦。赶紧把冰眼豁口铲圆溜,线组顺着冰洞转着圈往下放。你猜怎么着?铅坠刚悬停,漂嗖地就横躺了!猛一抬竿,半斤鲫鱼扑棱着被拽出冰洞。为啥这么快?破棉袄里暖着备用线组的秘密我可没跟人说——零下十几度时尼龙线脆得像玻璃,兜里焐热的鱼线又软又韧,鱼咬钩压根不带犹豫的。
- 线盒贴身揣胸口焐两小时
- 出钓前用甘油抹遍鱼线
- 子线比主线细三号,断了也不跑漂
三、鱼饵要带体温
眼见窝子冒起细密水泡,红虫盒却冻得掰不开。急中生智把蚯蚓盒塞进秋衣里暖着,隔十分钟换次班。冰洞里下钩时手指故意蹭两下饵料,带着体温的腥味往下沉。对面穿冲锋衣的小伙半小时没动静,我这儿隔三差五上鱼。起竿时还特意把鱼护半浸在水里,活鱼扑腾的水声比打窝还招鱼。
四、人挪窝不如漂挪窝
日头爬上来之后鱼口突然停了。也不费劲挪装备,直接掏出自制漂座调节器——就是输液管剪的卡扣。捏着漂脚往下撸二十公分,铅坠跟着沉进暗流层。刚调整完漂尖就跳舞,连杆三条大板鲫。收杆前又把漂撸回原位,还真逮到条准备溜边找食的鲤鱼。
回家路上抖开渔获,鲫鱼十八条鲤鱼两条。跟车的大哥追着问窍门,我指着冰镩头上的泥笑:"冰洞位置定生死,活线活饵定开口,死漂能钓活水层——这三招配个厚脸皮(蹭老钓位),傻子都能爆护!" 为啥敢这么放话?全是前九年空军的经历熬出来的,那会儿冻得跟孙子似的还钓不到鱼,现在想想全是吃了没准备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