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惹的祸
我这个老吃货,平时就爱研究些吃的细节,最近又摊上事了。那天在火锅店点了盘牛百叶,吃着嚼着,突然脑子里蹦出个疑问:妈的,牛百叶到底是牛的啥部位?牛肚?还是牛胃?别tm全一个样。越想越糊涂,回家后还在纠结,不行,老子得搞个清楚。
动手查资料
立马拿出手机,先瞎搜了一通网上信息。输入“牛百叶是牛的啥”,结果出来一堆五花八门的鬼话。有的说是牛的小肠,有的硬说是牛的大肠,还扯上专业名词,看得我一头雾水。心里骂着,这不靠谱的网上东西全tm忽悠人的?直接丢了手机,转而翻起家里那本旧菜谱,书页都发黄了,上面只写了“牛百叶需焯水处理”,也没说具体是哪部位。
跑去菜市场踩雷
干脆亲自去菜市场走一趟,反正家附近就有一家老摊子。大清早起早,挤进人群找到肉贩子老板,直接问:“哥,你这牛百叶咋卖?它到底是牛的啥地方?”老板嘿嘿一笑,操着本地口音说:“年轻人,牛百叶就是牛肚的一部分呗,牛胃里的玩意儿。”可我听了还是迷糊,具体哪个胃?老板忙乱乱的,随手抓了一把新鲜牛百叶塞给我看。上面有毛刺刺的,跟洗不干净似的。关键点在这:牛百叶是牛的其中一个胃,不是普通肚皮。
买回家洗干净试吃
二话不说,花钱买了半斤,揣着回家开始折腾。先把牛百叶泡在冷水里,用手揉搓半天,结果还是滑溜溜的、腥味重。卧槽,这咋办?试着加了一大勺盐和面粉进去搓,总算黏糊糊的东西少多了。接着烧水焯烫,锅里哗哗滚起来,我把牛百叶片扔进去煮了五分钟,捞出来凉水冲冲,切成细条。
- 一锅水倒了再烧开,加点姜片去腥。
- 放牛百叶煮了一小会儿,火候没控差点煮老了。
- 尝一口生吃试试,呸呸,那腥味冲得我差点吐。
换法子,用火锅清汤煮了一下,捞出来配上辣油蘸料,这回终于吃起来脆脆的、嚼劲足。妈的,味道贼但还惦记着那部位的事。
找老友求证
琢磨半天,干脆打电话给一个懂屠宰的朋友问。朋友在乡下干活,接电话就笑:“你个老外行!牛百叶是牛的那个重瓣胃,牛有四个胃,这玩意算第二大的,专门用来反刍草料的。”听完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回事!平时吃火锅里的那些小片片,就是处理干净的牛的重瓣胃。
总算搞明白了
折腾一整天,肚子饿得咕咕叫,但值了。那盘牛百叶进了火锅里煮熟,吃着滑溜溜又入味。作为一个吃货,这回没白忙活——牛百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就是牛胃里的一块美味部位,弄干净了就贼香。关键教训:别信网上的瞎扯淡,动手搞清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