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拉花用的是什么奶?(新手选奶方法一看就会)

今天必须念叨念叨咖啡拉花这档子事儿,特别是这奶,真能折腾死人。刚开始那会儿,我以为超市随便拎一盒奶就完事儿,结果翻车翻得妈都不认识。奶泡稀得跟淘米水似的,一倒下去,好家伙,图案直接成了抽象派。气得我差点把那桶奶泼花盆里当肥料。

瞎买奶的血泪教训

最开始用的就是家里喝剩的常温奶,保质期半年那种。我寻思着不就是打个泡嘛能有多讲究?结果机器一开,奶吱哇乱叫,泡沫粗得能当澡堂搓澡巾。倒进咖啡里,白是白了,想拉个心形?拉倒,奶沫跟咖啡混得跟泥石流一样,稀里哗往下沉。连着三天,我家狗都嫌弃杯底那层奶沫渣。

后来听人说鲜奶我又冲去超市买巴氏奶。这玩意儿娇贵,放冰箱也就活七天。第一次倒进奶缸里打,好像有点那意思了!泡沫白生生的,还有点光泽。我搓着手激动,手腕一抖往咖啡杯里倒……完犊子,泡沫前脚堆起来,后脚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塌平了。拉花针刚伸进去想勾两笔,泡沫“啪”一下裂开个大口子,丑得我直接按了删除键。

厨房剩货居然逆袭了?

气得我把冰箱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在角落扒拉出一盒快过期的“短命奶”(后来知道这叫巴氏杀菌鲜奶)。死马当活马医呗!加热到烫手但不起泡的程度——对,就是手指头伸进去能烫得缩回来但还没到骂街的温度。倒进奶缸,蒸汽棒斜着插奶里,听见“滋——”一声长鸣,跟煮开水似的。

  • 手抵着缸壁,能感觉到奶打着旋儿往上涌
  • 另一只手慢慢往下挪奶缸,保持蒸汽棒尖儿刚好挨着奶面
  • 眼看着奶沫“噌噌”涨到八分满,立马沉棒子停止进气

关掉蒸汽一擦棒子,晃了晃奶缸——这奶沫居然跟稠粥似的挂壁,晃起来像丝绸。屏住呼吸往浓缩咖啡里倒,手腕控制着流量,奶沫稳稳铺开白底子。手一抬快速收尾,再拿拉花针顺手划拉两下……奶沫硬是撑着没散架!一个歪歪扭扭但成型的郁金香浮出来了!这过期奶真是救了大命!

买奶闭坑指南

折腾明白了:能拉花的奶就得是这种“短命鬼”,超市冷藏柜里保质期五到七天的。盒子上得找“巴氏杀菌”几个字,背后配料表越干净越好——有且仅有“生牛乳”仨字儿。那些写着“调制乳”、“含乳饮料”的花里胡哨玩意儿,趁早扔远点。

关键来了!挑的时候还得看脂肪和蛋白质。脂肪别低于3.0g/100ml,蛋白质至少3.1g/100ml。别信什么脱脂低脂能打泡的鬼话!我试过3.6g脂肪+3.3g蛋白的奶,那打出来的泡厚实得能当橡皮泥捏。反过来试过脂肪2.5的,泡沫软塌塌立都立不住。

说个邪门的窍门:买前晃一晃!如果奶在盒子里晃荡起来跟水一样稀里哗的,这种多半泄气。要挑那种晃起来带点粘稠感,挂盒壁的。现场没法晃就捏包装——鼓囊囊胀气的别要,漏气多半提前窜稀(变质)了。

折腾这几个月算是整明白了:拉花这玩意,奶不对,手艺再好也白搭。现在去超市买奶,我蹲在冷柜前头扒拉生产日期的模样,活像菜市场挑鸡蛋的老太太。不过看着杯子里能立住半小时不塌的白天鹅——值了!这拉花,够我吹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