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子梳妆用的铜镜长什么样?揭秘千年化妆台必备神器

昨天刷到博物馆特展广告,突然好奇唐朝小姐姐们用的铜镜到底啥模样。今早直接杀到市博物馆,刚进门就被唐代展厅里那个玻璃柜子吸住眼了——里头躺着的铜镜黑乎乎一团,根本不像能照人的样子。

一、蹲坑式观察

整个脸贴玻璃上猛瞅,这玩意儿正面坑坑洼洼全是绿锈,背面倒是雕得花里胡哨。最显眼的是中间那个钮,穿绳子的孔比现代钥匙圈还粗,旁边密密麻麻刻着:

  • 外圈八瓣凸起的花瓣纹
  • 中间层怪兽纹缠着葡萄藤
  • 最里圈蹲着四只像狮子的神兽

标签写着"海兽葡萄纹铜镜",唐代货真价实的老物件。伸手比划下直径,比我家的煎饼锅还小两圈,顶多就巴掌大。

二、作死式验证

趁着保安转身功夫,掏出手机就往玻璃上怼。闪光灯"啪"一亮,镜面居然真能反光!虽然照出来的人脸跟打了马赛克似的模糊,但鼻眼轮廓还能勉强分清。

旁边穿马甲的工作人员冲过来吼:"不许开闪光!"吓得我手机差点砸玻璃上。挨完训又腆着脸问:"这铜镜现在黑成这样,刚做出来时能照清痘痘不?"大叔翻着白眼掏手机,给我看他存的出土铜镜复原图——好家伙!金光闪闪跟新锅底似的,真能当镜子使。

三、灵魂暴击时刻

跑隔壁文创店买了个二十块的仿制品,举着冲进洗手间。镜子里的我脸是歪的,下巴还波浪形扭曲。不死心又跑阳光底下试,光线强的地方居然能看清睫毛根数,阴面角落直接变成人影轮廓画。

回程地铁上琢磨明白了:唐代大姑娘早起梳妆,得把铜镜怼到窗前,还得随日光方向不断调整角度。要是遇上阴雨天,画眉毛全凭手感,难怪出土陶俑妆容这么狂野!

摸着仿制品背面凸起的葡萄纹发呆:那些用这镜子贴花黄的姑娘们,大概和我们挤在洗手间补口红时一样,边照边骂这破镜子不够显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