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专家本人亲自回应了

昨天刷到个热搜可把我乐坏了,#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这话题都冲上前三了。我瞅着评论区那些骂得花样百出的留言,突然手痒想试试——要是我真当回专家挨顿喷,再换个马甲自己回应自己,这戏能唱成啥样?

第一步:注册个小号装专家

大清早扒开电脑就折腾。先拿备用手机号注册个新微博,头像特意挑了张戴金丝眼镜的商务照,ID就叫「经济学人王教授」。简介写得跟真的一样:某智库高级研究员,宏观经济观察者,看着挺唬人?

接着就憋了条找骂的帖子:「最新调研显示,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够。建议职场新人主动加班积累经验,少抱怨多付出。」

  • 特意卡着早高峰九点发出去
  • 给本地几个职场大V塞钱买转发
  • 自己切回大号在评论区带节奏:“王教授话糙理不糙!”

第二步:蹲守评论区挨喷

好家伙,十点刚过手机就震疯了。骂声跟洪水似的冲进后台:

  • “这专家啃树皮长大的?”
  • “建议您先把嘴缝上”
  • 截图里还有人P了遗照

最绝的是有个程序员老哥扒出我IP地址,贴图揭穿「智库地址根本是城中村网」。我盯着屏幕上翻滚的诅咒,愣是憋着没切号解释——毕竟现在身份是专家,得端着!

第三步:切大号煽风点火

中午扒完饭就开始整活儿。登录日常用的旅行博主主号,把专家那条挨喷帖子截了个图,配文:“现在的专家建议越来越离谱,大家觉得该不该给建议权设门槛?”

结果特有意思:同样的内容,用蓝V发挨喷,用金V发就变成“姐妹说得太对了”。十分钟涌进八百赞,热评第一写着:“早该管管这些张嘴就来的了!”

的神操作

眼看话题发酵到下午,我切回「王教授」小号,顶着满屏私信谩骂发了条回应:“部分网友情绪化言论体现认知局限。建议加强思辨能力培育,另——我的建议权也是宪法赋予的。”

发完秒关页面去拿外卖。回来一看乐得汤都洒了:评论区有人扒出我旅行博主的点赞记录,截图对比两个号的发帖时间轴,锤得死死的:“这教授和博主是同个运营?!左手骂右手演!”

专家挨骂真不一定是观点问题。我那专家号后来悄悄发「暴雨天别点外卖」,一堆人夸贴心;用大号转同样的内容评论区就剩“你管得着吗”。同一锅菜换个碗装,网友连筷子都懒得伸。

对了,刚截屏留证据时,专家号后台又弹出新私信:“请问王教授,您觉着网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这事儿,专家该怎么建议?” 键盘敲烂了愣是没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