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芒种节气常做什么农事?这3件事影响全年收成!

前几天翻日历看到芒种快到,突然好奇古人这时候到底在忙啥农活。老听人说,这几件事搞砸了全年收成就完了,我干脆自己跑去找地方体验一把。找了个周末,直奔我二舅的乡下老屋。那地方偏僻得很,地里还留着些老传统。一大早我就催二舅带我去田头转转。

到了田边,二舅笑呵呵地指着麦地说:"看,这就是第一件事,割麦子!"说着递给我一把镰刀。那玩意儿真沉,我学着老农的样子弯腰割起来。麦秆硬得很,一割下去啪啪响,还扎手。忙活半天,腰酸背痛才割完一小块。二舅说古人都讲究"芒种三日青",意思是一过芒种麦子立马变黄,不及时割就烂地里,秋粮就少一半。

第二件事:插秧

割完麦子,二舅拉我去水田。这儿才热乎,古人在芒种忙着插秧哩。我光脚下田,泥巴黏糊糊地糊一腿。学着隔壁老李头的样子,抓把嫩秧往泥里插。结果力气使大了,秧苗歪七扭八躺一片,气得老李头直瞪眼。他重新示范,说:"轻点儿!一插深了就憋气,苗死光了秋后没饭吃!"这活儿细得很,我折腾一下午才摸到门道。插完腰都快断了,但想起来古时候全家人都扑这儿,靠这小苗子活命。

第三件事:除虫浇水

一件事更磨人,除虫浇水。太阳当头晒得人发晕,我背喷雾器往田里喷水。药水味儿冲鼻,还呛得直咳嗽。二舅一边念叨古法,一边教我拿竹片刮叶子。看那虫子密密麻麻的,真恶心。不小心碰掉几片叶,二舅直叹气:"芒种虫多了不打紧,可水浇不够就全完!古人备水窖存雨,一错过节骨眼儿,整年白干。"喷水、刮虫到天黑,浑身都是泥点子和汗。

搞完这三件事,躺炕上累得不想动。翻来覆去琢磨,古人这智慧真神了。影响全年的关键在这儿哩:

  • 割麦子不及时:虫子吃了霉了,冬粮没了着落。
  • 插秧乱来:苗死一片,秋后只能喝西北风。
  • 不防虫不储水:旱了虫子闹,整片田荒废。

现在懂了,为啥老人常说芒种像打仗,这三件事输不得。我自个儿试完腰酸三天,可值了!下回还得去帮忙,收成这东西,马虎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