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事儿可有意思了,上周我不是去乐山旅游嘛刚在江边咔嚓咔嚓拍大佛,突然下暴雨了。我猫在山崖下躲雨的时候,发现个怪事——大佛头顶的发髻跟淋浴头似的往外滋水!当时就琢磨了,这石头疙瘩脑袋整这么多小揪揪,总不能就为凹造型?
逮着工作人员穷追猛打
雨一停我就揪住景区老讲解员问。人家指着维修脚手架直乐:“小老弟,前年搞维护掀开发髻盖板,里边全是弯弯绕的沟槽!”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翻照片,好家伙!发髻底下藏着一排排水道,纵横交错像毛细血管网。
亲自爬了趟脚手架
刚好这两天有段脚手架没拆,我塞了包烟跟师傅套近乎。系着安全绳爬到发髻位置,真拿手指头捅了捅发髻根部——
- 凹槽里的青苔暴露了玄机:所有小揪揪朝后脑勺倾斜,雨水顺着发髻纹路溜进暗渠
- 接缝处的白痕太可疑:维修师傅说那是水流冲刷百年的水垢,侧面印证排水系统在用
- 耳朵背后藏着泄洪口:暗渠把雨水引到后颈再分流,从衣领褶皱缝滋出去
查县志验证猜想
我扭头就冲进乐山市志办公室。翻到清代县志泛黄的页面,有段记载笑死人:“大像阁未圮时,雷雨作而佛首吐雾如蒸。”这不就是雨后排水系统蒸腾水汽嘛更绝的是1982年的维修报告,明确写着清理出3.6公斤淤泥堵塞物——没这套系统佛像早烂穿了。
淋成落汤鸡的实践
昨儿专门挑了暴雨天又去。扛着伞蹲在江对面观察两小时,浑身湿透但看得真真切切:
- 雨水在头顶发髻汇成小瀑布
- 水流没进前额发际线就消失
- 五分钟后佛衣下摆哗哗淌水
合着大佛这尊石头巨人,靠着一千多个小揪揪当排水孔活了1200年!回家路上我瞅着湿透的鞋直乐,古人在没有混凝土防水的年代,硬是靠雕头发解决了渗水难题,这脑洞比现代工程师还野!
对了,说个糗事。观察完往山下跑时太兴奋,踩到青苔摔了个屁股墩。现在裤子上还留着俩油印子,这波探索大佛隐藏功能的代价——是牺牲了我的新牛仔裤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