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视频起疑心
昨晚躺床上刷短视频,突然蹦出个“三寸不烂之舌排行榜”,看得我一头雾水。这词儿最近老在眼前蹦,到底谁才是老祖宗嘴皮子最溜的那位?我索性把泡面碗往床头柜一搁,手机往枕头底下一塞,关灯睡觉。结果梦里全是古代人吵架,唾沫星子乱飞。
翻书查网找线索
今早冰箱里就剩半盒午餐肉,煎蛋时候越想越憋屈。打开电脑查“三寸不烂之舌”,浏览器标签页开到第8个才摸着门道。你猜怎么着?头号种子选手居然是春秋战国那帮耍嘴皮子的!
- 苏秦张仪:传说把战国七雄当猴耍,嘴皮子翻翻就改国策
- 晏子:身高五尺气场两米八,把楚王怼得哑口无言
- 诸葛亮:东吴那场舌战群儒,小说里写得跟武侠片似的
对比现场翻车
我翻出收藏夹里老教授的讲座视频,想学学古人辩论技巧。刚对着镜子练“夫未战而庙算胜者...”,楼下收破烂的喇叭声就插进来,搞得我舌头打结背串行。不死心又试了试苏秦的连横说辞,说到“齐楚之交可合也”时口水呛到气管,咳得满脸通红。
翻旧账得结论
瘫沙发上翻《战国策》,那些文言文看得眼皮打架。突然发现张仪被污蔑偷玉璧挨了顿胖揍,老婆哭唧唧劝他别耍嘴皮子了,这哥们肿着脸说:“看我舌头还在不?”老婆说在,他马上回:“够用了!”
合上书跑去热午餐肉,锅里滋滋冒烟时突然想通:这些古人谁也没活过来斗嘴,张仪这句保命梗倒是真穿越了两千年。你说他要是舌头真被打断,后世哪还有“三寸不烂之舌”这词儿?破冰箱里午餐肉的焦糊味飘出来时,我总算拍大腿明白了——这老小子靠这句台词,把所有人都钉在历史记忆里了!
锅里半块肉都煎成碳了,我举着锅铲站在油烟里苦笑:甭管古人嘴皮子多厉害,饿肚子的时候照样得给厨房里的现代人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