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上周三陪儿子写作业说起。当时他地理练习册上有个填空题:“长江最终汇入__________海”。小家伙想都没想就填了“东海”,结果被老师打了个大红叉回来。我一看就懵了——这不明摆着东海吗?难不成我四十年地理白学了?
翻箱倒柜找答案
当晚我就把书架倒腾得跟遭了贼似的。先翻出二十年前的旧地图册,泛黄的纸页上长江入海口明晃晃标注着“东海”。不死心又开电脑搜,结果更邪门——前三条网页说东海,后两条蹦出“黄海”,有个旅游网站居然写“渤海湾”!急得我直拍脑门儿,干脆冲楼下报刊亭买了份新地图。摊开一看,好家伙,印刷体清清楚楚标着“东中国海”。
当面问人被笑话
第二天送孩子上学,特意拽住他地理老师:“咱长江入的不就是东海嘛”老师噗嗤笑出声:“哥,现在教材早改!去年市统考卷就考过这个坑。”说完掏出手机划拉两下,教育局官网文件截图跳出来:“长江口地理归类调整…流域归属重新划分…”密密麻麻的公文看得我眼晕,一行小字倒扎眼——明确归属黄海海域。
实地看水辨方向
周六干脆买了高铁票直奔崇明岛。站在东滩湿地栈道上,咸腥的风呼呼往领口钻。我扯着过路的巡滩大爷问:“老师傅您说这江水最终奔哪儿去了?”大爷跺跺脚下的木板:“往北甩个大弯呐!喏——”他沾着泥的手指往东北方向戳,“前面那排风力发电机看见没?往那头跑的水都算黄海地界。”突然想到个土法子,掏出矿泉水瓶灌了半罐子浑水,又跑到三百米外灌了海水。回家拿盐度计一量:浑水罐子盐度1‰,海水罐子愣是冲到15‰!这下彻底坐实了——长江口水体性质和黄海才是一家亲。
撞上明白人
真正开窍是回程时在渡轮上。穿着胶皮裤的老船工听我絮叨这事儿,叼着烟直乐:“你们城里人就爱抠字眼儿!咱打渔的管这叫‘三不管海’,早潮东海虾蟹多,晚潮黄海带鱼肥,赶着阴历廿三还能捞着渤海飘来的海蜇!”他猛嘬口烟,烟头在暮色里划出红星:“真要较真儿,看船上北斗定位——这旮旯叫长江冲积扇,归黄海管饭!”
得,折腾七天还不如跟船老大唠二十分钟。回家把儿子作业本上的“东海”狠狠划掉,旁边歪歪扭扭补上“黄海”。心里琢磨着:下回再遇着这种事儿,先找当地渔民唠嗑,比翻十本地图册都好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