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我刷到个短视频说起。那天瘫沙发上看手机,突然蹦出个什么“白月光与朱砂痣”的解说,底下两帮人吵得就差砸手机了。我心说这不就是俩文艺词儿吗?至于么!干脆自己动手整明白。
第一步:查资料差点掉沟里
先搜了一堆文章,好家伙,看完更懵了。有人说白月光是爱而不得的初恋,朱砂痣是娶回家的老婆;又有人说朱砂痣才是心头血,白月光算个屁。我越翻越觉得这帮人自己都没搞清,全在拿自己那点破感情经历硬套,跟开辩论会似的,拍桌瞪眼没句准话。
- 把“得没得到”当标准:没睡到的就是白月光?那要这么算,楼下早餐铺没买着的包子也算我白月光了?
- 瞎分高低贵贱:非说朱砂痣比白月光高级,这不挑拨离间么
- 当成固定角色贴标签:“正宫娘娘是朱砂痣,小三必是白月光”——这都什么狗血剧思维
第二步:自己动手挖源头
直接翻出张爱玲的原话:“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划重点! 这俩根本不是俩真人,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状态各位!
我琢磨半天突然开窍:白月光是带滤镜的幻想,朱砂痣是扎进肉里的现实体验。就像我小时候馋校门口糖画,总觉得那是人间美味(白月光),真买来啃两口,粘牙还甜得齁嗓子(朱砂痣)。
第三步:拿朋友开刀实战检验
刚好闺蜜跟男友吵架,姑娘哭唧唧说:“他现在对我这么凶,肯定是因为心里有白月光!” 我一拍大腿:“姐妹醒醒!他上个月送你SK-II时你说他是朱砂痣,现在吵个架就变白月光了?这人设切换得比手机壳还快!”
掏出我的小本本给她画:同一个人,热恋期自带柔光特效是白月光,过日子发现他袜子乱扔就是朱砂痣。她盯着看了半天突然笑了:“靠!那这小子昨天偷吃我薯片,算溅到墙上的番茄渣?”
第四步:补上关键拼图
躺床上复盘时猛拍脑门——漏了个大招:这俩状态会流动! 上周我嫌老公打呼噜像电锯惊魂(朱砂痣版),昨天看他熬夜给我修电脑,月光照在他秃顶上都觉得圣洁(白月光体验卡限时发放)。
往备忘录记了条血泪教训:别给人贴永恒标签,少看情感营销号,对象作妖时就默念“这是朱砂痣在排毒”。刚写完这条,突然想起初恋那会儿觉得人家不食人间烟火,后来才知道丫三天不洗头——得,这位该分类到头皮屑还是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