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资料时突然琢磨起“五花八门”这词儿到底打哪来的,好家伙,不查不知道,网上一搜直接给我整懵圈了。光说法就蹦出来四五个版本:有说是古代阵法名的,有讲打仗变戏法的,最离谱的还有人扯是青楼黑话,这不是闹嘛
第一步:先掉百度坑里
大清早泡了杯浓茶,我美滋滋戳开百度百科。好么,开头就写着“出自《虞初新志》”,后头跟了段半文不白的古文,说是讲变戏法的。我抄起笔记本咔咔记了两行,越琢磨越不对劲——这引文压根没提“五花八门”四个字!气得我鼠标差点砸桌上,敢情百科也是随便抄的?
第二步:钻进知网挖古籍
下午直接杀进知网,关键词怼进去哗跳出二十多篇论文。连着翻了七八篇发现都在打架:
- 《中国民俗史》里说跟打仗的阵仗有关
- 《宋元戏曲考》扯到戏班子行话
- 还有篇冷门论文非说是算命行业的切口
揪着参考文献顺藤摸瓜,总算揪出来《虞初新志》和《扬州画舫录》这两本靠谱的。
第三步:搬着古书开盲盒
踩着拖鞋跑去图书馆古籍部,管理员大姐看我翻书翻得龇牙咧嘴的,顺手递给我个放大镜。好家伙,《扬州画舫录》里这段写得明明白白:“……栽花竹,养鱼鸟,茶酒炉,古董仓,裁衣店,谓之前五花八门。”当场给我看乐了——这不就是清代扬州商业街的广告招牌么!
转头再翻《虞初新志》,里头倒是提到个变戏法的故事,可原文写的是“五色烟霞八门阵”,压根不是“五花八门”。估计是后来人记串了给张冠李戴的。
插曲:娃都嫌我唠叨
晚上扒饭时候跟闺女显摆新发现,结果小姑娘筷子一撂:“爸你叨叨半小时了!不就是古代商业街搞噱头嘛” 给我噎得直咳嗽,闹半天最靠谱的出处反倒最没神秘感。
总结手记:这词儿考证起来跟解连环套似的,兜兜转转发现还是直接翻原始文献最管用。那些花里胡哨的传说,八成是后人觉得不够炫酷硬给加戏的。回头想想还挺逗,查个成语搞得像破案,脚都蹲麻了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