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短视频,突然有人问我“桃李满天下”到底从哪儿来的。我张嘴就答狄仁杰呗,毕竟电视剧里都这么演。可人家甩了个白眼说:“你确定吗?”这倒把我问懵了。
翻书越查越不对劲
我立马掏出手机搜百科,白底黑字写着“唐朝名相狄仁杰推荐姚崇等数十人,天下桃李悉在公门”。心里正得意,顺手点开“历史渊源”那小字——你猜怎么着?引用来源居然是《资治通鉴》!我赶紧翻出电子版《唐纪二十三》,举着放大镜找半天,满篇狄仁杰骂武则天的八卦,压根没提桃李这茬。
汗唰地下来了,又跑去查《狄公传奇》,连他给寡妇断案的野史都翻遍了,愣是没找到“桃李”俩字。键盘敲得火星子直冒,突然有个冷门论文跳出来——《论“桃李”典故的三重嬗变》。
书里甩出段硬核材料:- 《韩诗外传》卷七写着:春秋时魏国子质罢官跑路,对着简子抱怨“吾桃李培育满天下,今竟无人助我!”
- 简子当场怼回去:“种桃李得果实,种蒺藜得尖刺,你提拔的怕是帮蒺藜?”
我盯着屏幕倒吸凉气。原来早在大唐八百年前,战国老哥就举着桃李骂街了!狄仁杰那版本分明是宋朝人编《通鉴》时硬贴的金粉。
老教授的神补刀
今早买菜碰见退休的赵教授,顺嘴问这事。老头菜篮子一放就乐了:“学界早破案!八十年代出土的汉简《说苑·复恩》有更完整版:子质逃到赵国还开培训班,学生真给他种了片桃李林。”他拍着丝瓜直摇头,“现在教科书还写狄仁杰,误人子弟哟!”
回家路上越想越乐。这成语哪是夸人桃李芬芳,分明是古代打工人血泪控诉:辛辛苦苦培养人,结果全特么长成仙人掌扎自己手!
所以说,查东西千万别信热词条。那些藏在犄角旮旯的竹简,指不定就给你掀个历史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