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调凉皮汁儿的时候,家里小崽子突然问我:"爸,这蜂窝状的面筋是豆腐做的?"给我问懵了。今儿个干脆撸起袖子实验,把厨房整得跟战场似的。
备料翻车现场
翻出三样"嫌疑人":菜市场买的成品面筋、油炸豆泡、还有袋魔芋仿生肉。本来以为长得像就是亲戚,切开来全露馅了——豆泡一切就碎渣,魔芋滑溜溜的捏不住。
手动造筋记
哐哐哐往盆里倒两碗面粉,慢慢掺凉水揉成死面团。醒半小时后开始疯狂洗面,水浑得像淘米汤。洗到第五遍突然手感不对,捞出来一坨黏糊胶质,捏着跟口香糖似的。
- 关键发现1:清水变清澈才算洗好
- 关键发现2:面团缩成鸡蛋大小才够筋道
把这坨"胶水"摊平蒸20分钟,出锅那刻惊了:蜂窝眼比买的还密!手撕着吃居然弹牙,豆泡那软塌口感完全比不了。
黑心商家现形记
揣着自制面筋杀回菜场,挨个捏摊子上的凉皮配菜。果然逮着猫腻——三家卖的"面筋"捏着发硬,撕开没气孔,老板支支吾吾说是"大豆蛋白」。好家伙,原来用便宜豆制品充数!
避坑指南
- 真面筋撕开有网状蜘蛛网结构
- 嚼起来带微微麦香,豆腥味重的准假货
- 放汤里泡半小时,涨大三倍的才够筋
给那傻小子现场教学:扯着面筋拉老长"瞧见没?这要是豆制品早断八回了!"崽子啃着弹牙的面筋直喊再来一碗,折腾半天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