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跟大伙儿唠唠我咋搞明白“食铁兽”这茬儿的。那天刷手机短视频,冷不丁蹦出个问题:“古时候管啥玩意儿叫食铁兽?”心里咯噔一下,嚯,这名字听着怪唬人的!吃铁?那不得把牙崩碎了?不行,这事儿不整明白我浑身刺挠!
第一步:瞎猜碰壁记
我第一个念头就奔着“铁”去了。能跟铁扯上关系的...犀牛?听说犀牛角硬邦邦的。我赶紧点开浏览器咔咔一顿搜“犀牛 食铁兽”,好家伙,蹦出来的全是犀牛角买卖信息,要不就是介绍非洲草原的,压根没提“食铁兽”这仨字儿。行,犀牛出局!
不死心,那熊?熊力气大,没准儿能把铁锅拍扁?噼里啪又敲键盘查“熊 食铁兽”,结果出来一堆熊瞎子掰棒子的故事,还有个说熊猫的链接混在里面。熊猫?这黑白团子跟啃铁有毛关系?我顺手也给关了。瞎猜真不靠谱,浪费时间!
第二步:翻故纸堆遇上老古板
瞎撞不行,咱得上点硬货。搜“食铁兽 古代记载”,这回落地方了!好多个网页都提到一本叫《神异经》的老古董书,说汉代那会儿就有写一种南方猛兽,“似熊而小”,浑身黑白毛,饿急眼了就跑去村里舔人家煮饭的破铜锅底儿,连铁渣子都嘬进肚!更邪乎的是还有传说,说这东西给蚩尤大帝当过坐骑,打过仗!这不就是冲着神话故事去了嘛
关键线索来了,这种兽叫文献里写着:貘!可这“貘”又是啥玩意儿?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马来西亚那种鼻子长能卷树叶的貘,跟黑白熊完全两码事!懵圈了。
第三步:找高人解惑
自己个儿扒拉半天资料也理不清头绪,得,搬救兵!想起来认识个在高校教古生物的哥们儿,厚着脸皮微信语音骚扰他去了。电话一通我就嚷嚷开了:“兄弟救命!‘貘’和‘食铁兽’到底咋回事?还有那个传说中的坐骑?”
哥们儿在电话那头乐了:“咳,这事儿,是古时候的人闹了个大误会。你说的那个古籍里的‘貘’,就是咱现在的大熊猫!古人对动物分得不细,名字一通乱叫。那个大长鼻子的貘是后来从外面传进来的名字,才跟熊猫的旧名搞混了。至于吃铁嘛..”他顿了顿,憋着笑说:“纯属是它们饿懵了下山偷村民的炊具吃锅底残留的盐分,有些锅破破烂烂带铁锈铁渣的,就被它们一锅端给嘬了!古人瞧见锅里一圈牙印子,可不就误以为这玩意儿真啃铁嘛还编出能当坐骑打仗,想象力是真丰富!现代熊猫肠胃可消化不了真铁块儿。”
豁然开朗拍大腿
挂了电话,我整个人“嗷”一嗓子!明白了明白了!合着折腾半天,食铁兽就是咱的国宝大熊猫! 我这拍着大腿哈哈大笑,古人这误会闹得也太可爱了:一群圆滚滚的黑白胖子,为口咸味不要命,背了几千年的“食铁凶兽”黑锅,还给编排成上古魔神坐骑,简直比窦娥还冤!
总结下来就是:
- 名字混了:古籍“貘”= 现代大熊猫。
- 吃铁真相:饿疯找盐,舔锅底捎带嘴嘬了铁渣。
- 凶兽坐骑:纯属古人开脑洞编神话。
嗐,这事儿闹的!本来奔着找“猛兽”去的,结果揪出来一群偷锅贼萌主。以后谁再问“食铁兽是”,我可得好好给国宝熊猫掰扯掰扯这口千年黑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