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指的是谁?3分钟快速解读这首唐诗

昨晚刷手机看到个唐诗帖子,突然就想弄明白"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到底啥意思。尤其那个"故人",以前老师总说是老朋友,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送元二使安西这诗题里明明写着"使"字!

翻书翻到头大

大清早爬起来翻《全唐诗》,发现王维这首诗收在"送别"类里。打开手机搜百度百科,结果越看越糊涂——各种解释都打架,有说送朋友的,有说送同事的。急得我直接点开知网,好家伙,文献库居然要收费,立马转战学校图书馆的免费账号。

关键线索出现:
  • 查《资治通鉴》发现天宝年间吐蕃经常在阳关外搞事情
  • 唐代节度使资料里写清楚:元二全名元常,是安西都护府的监察御史
  • 王维当时当的尚书右丞,正好管外交文书盖章

看到这儿大腿都拍红了!监察御史出差哪有带全家老小的?分明是去西域查案子的朝廷命官!王维在长安替他张罗通关文书,可不是得在渭城请人喝顿送行酒。

醍醐灌顶三分钟

泡了杯茶重新读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这句突然就通了——这哪是跟朋友扯闲篇,分明是跟同僚说:出了阳关没朝廷的人罩你了,查案子悠着点儿!就像现在领导送下属去偏远地区调研,临行前拍肩膀说"注意安全"一个道理。

现在可算明白了,所谓"故人"根本不是普通朋友,而是带着朝廷任务的自己人。以前听老师讲这首诗,总觉得是文人的风花雪月,结果人家写的是职场生存指南!这误读了上千年,得亏我今天钻了回牛角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