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想写蛇吐舌头这事儿,纯粹是上周逛爬宠展闹的。当时蹲玻璃箱前看黄金蟒,那舌头嘶溜嘶溜伸得跟打节拍器似的。我寻思着:"这家伙总不会闲得蛋疼练舌头功?"
开整查证
回家先翻我爹那套《动物大百科》。翻到蛇类章节就三行字:"蛇舌具备感知功能",这跟没说有啥区别?接着扒拉手机,结果弹窗广告比正经内容还多,全是"千年蛇毒治病"的野鸡广告。
急得我直接给林业局的老同学打电话。人家在保护区搞了十年爬行类研究,接电话时还在野外:"正追烙铁头!你问舌头..."电话那头风声呼呼的,他扯着嗓子喊:"简单说就是蛇的移动鼻子!"
动手验证
特意托同学捎来蜕下的蛇皮标本,放大镜怼着看舌根位置——真有俩小窟窿眼儿!这结构叫"锄鼻器",舌尖沾到的气味分子从这儿送进上颚。
最绝的是做了个对比实验:把沾过老鼠尿的棉签放玻璃缸里,蒙上蛇眼。好家伙,那蛇信子探得跟雷达似的,三秒钟就锁定向棉签方向猛撞缸壁。换上干净棉签立马歇菜,盘着不动弹了。
专家实锤
昨儿专门跑农业大学堵动科院王教授。老头捏着咖啡杯直乐:"你们自媒体就爱瞎琢磨!"说着掏手机给我看热成像视频——蛇在黑暗里捕猎时,那舌头每秒能闪四回。
- 总结下来就三点:
- 舌头当嗅觉天线用,比鼻孔灵十倍
- 分叉舌头能定位气味方向,跟咱俩耳朵听声辨位似的
- 吐信子时闭嘴是为了防止吞咽干扰气味分析
临走老头还补刀:"下次看见蛇吐信子,别傻站着拍抖音了,说明人家早闻到你汗味儿!"得,合着我上次在动物园对着蟒蛇比剪刀手,在人家眼里跟送外卖的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