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家闲着无聊,翻老照片看到一张小时候在庙会买吹糖人的照片,突然就想,现在街上咋找不着这种摊了?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我立马决定去街边溜达一圈,好好查查为啥吹糖人小摊快没了。
出发找老师傅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骑着我那破电动车出门了。先去了东城的老街,以前那帮摊子扎堆的地方,可现在转来转去,就零星几个卖小吃的。我逮着个卖糖葫芦的摊主问:“兄弟,吹糖人的王大爷还在这儿摆摊吗?”摊主直摇头:“王大爷早退休,都两年没见了。”我一听心里更痒,掏出手机翻通讯录,幸好以前加了几个老手艺人微信,有个李师傅回了信,说他在西关那边还坚持着。
下午太阳正毒,我骑着车赶到西关。果然,在巷子口看见李师傅,他顶着个大草帽,面前的小摊就一把椅子和简单工具,没几个人围着。我赶紧凑上去打招呼:“李师傅,好久不见,能聊聊吹糖人咋变少了不?”他一边捏着糖块一边笑:“年轻人还关心这个?行,坐这儿说。”我搬个小板凳坐下,认真听他说。
采访细节全记录
李师傅手里没停,吹着糖人演示起来,嘴也不闲着。他先叹气:“这活儿看着小,干起来真累人。”他掰着手指数起原因。第一,成本越来越高,糖价翻倍涨,一袋糖从前20块涨到50多,可吹糖卖一个才5块钱,一天能卖20个不错,刨开本钱就剩几十块。第二,没人学了,李师傅带过好几个徒弟,全是干几个月就跑路的。
- “年轻人嫌这玩意脏兮兮的,又苦又累,一吹糖满手黏糊,钱还少,谁乐意干?”
- “城管天天撵,前几年还现在规矩多了,摆摊要证还得申请,我这老头子哪懂那些手续?”
- “最恨人的,孩子们都不爱买了——全玩手机去了,吹糖人再花哨,比不过动画片有意思!”
李师傅吹完一个糖人,递给我:“喏,送你的。”我看那糖人挺精致,可手上黏糊糊的,想擦又怕他生气。他说着眼眶有点红:“我干了一辈子,70岁了,想把手艺传下去,连儿子都嫌low不愿意学,你说这玩意儿能不少吗?”
实践后记和我的反思
天快黑了,我带着糖人骑车回家。路上越想越不是滋味,记得儿时跟我爸逛庙会,他花五毛钱买个糖人,我能乐一整天。现在自己当爹了,带闺女出门买个糖人都找不到地方。这手艺,就跟李师傅说的,全毁在这些小问题上。
回家后,我跟老婆提起这事儿。她一拍桌子:“对呀!前年咱小区办活动,还专门请过吹糖师傅。”我一想,是,那会儿师傅说一天挣了200块,算多的了。可那只是社区临时叫的,常年摆摊风险太大。回头翻了翻老照片本,夹着我和闺女的合影,旁边缺了张糖人的。突然就觉着,有些东西没了就真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