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个大问题
前天刷手机,看到有文章说“清明节就是古代的秋千节”。我心里咯噔一下:不对,小时候听老人讲古,好像清明光忙着上坟了,荡秋千的热闹劲儿好像对不上号?这较真劲儿一上来,不弄明白我今儿晚上怕是睡不着。
翻箱倒柜查老黄历
我立马从书架上把那本蒙灰的《古代岁时节令考》扒拉出来,手指头沾着唾沫星子哗翻。翻到寒食节那章,有行小字写着:“唐时宫中寒食节竞树秋千…”。我心里犯嘀咕,寒食节?这不就跟清明节挨着嘛
- 动作一:点开搜索引擎,关键词“寒食 秋千 古代”,跳出来一堆诗词。什么杜甫的“万里秋千习俗同”,好像都点明了寒食才是正经荡秋千的日子。
- 动作二:专门跑去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跟看门大爷套了会儿近乎才让我进去查县志。好家伙,好几本晚清的地方志都清楚记着:“寒食前后,闺女戏秋千”。
意外撞见个活证据
周六逛早市碰见邻居刘大爷,他以前可是大学历史系的。我赶紧拉住他问这事儿。老爷子推推老花镜,慢悠悠地说:“清明上坟哭戚戚,寒食禁烟火,不能煮饭总得找点乐子嘛可不就是荡秋千!后来清朝搞了个‘冰嬉’,慢慢才变了味。”
回家路上我还琢磨,顺手查了下寒食具体哪天。结果你猜怎么着?以前靠看日头定日子,冬至后的105天是寒食!真不是固定清明那天。搞了半天,清明主要是扫墓,热闹的秋千早被分给了寒食。
最逗的是这个
等我泡上一壶茶坐下来写记录,又发现个乐子:虽然寒食秋千后来没了,但重阳节登高竟意外继承了秋千的‘高度快乐’!古人觉得秋千能荡去晦气,登高,也带点‘步步高’的吉祥意思,你说巧不巧?有些地方的老讲究里,重阳还能看到秋千的影子!这弯绕的,要是没有这一通查书、问人、翻老黄历,谁能想到重阳和秋千也能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