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隔壁老王刺激到了,这家伙吃完饭就吹嘘自己退了五千多块钱,我一拍大腿,这不每年三月的退税季吗?赶紧撂下碗筷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结果愣是卡在第一步,要啥材料?得!我这倔劲儿上来了,非给它整明白不可。
翻箱倒柜找家当
就想起老王的嘚瑟劲儿,我琢磨着得先把身份证和银行卡号备不然钱往哪儿打?从床头柜翻出皱巴巴的身份证,又打开钱包把最常用的工资卡抽出来放在桌上,万一卡号报错了,钱飞了可咋整?
接着盘算这一年的收入。我可没记账的习惯,不过单位倒是挺负责,每年一月都会发去年的工资条,那几张打印纸塞哪了?找了快一刻钟,终于从衣柜最底下那个“重要文件”袋里(就是装杂物的塑料袋)摸了出来。工资条上密密麻麻的小字,管它,先拍了照存手机里!
给税务局打工的一天
打开App开始填信息,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我租房住了小半年!突然想起来,房东大妈签合同时那张臭脸…找合同!在书架上和一堆旧杂志夹着,翻出来对着合同一个字一个字敲出租房的地址、房东那龙飞凤舞的签名和身份证号,生怕填错一个字税大爷不认账。
填到一半,屏幕突然蹦出个“专项附加扣除”。这啥玩意儿?点开一看,里面有租房、子女教育…靠,我去年底换了工作,中间俩月没社保!社保断缴也能填?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翻出手机里的社保缴费记录截图(幸好以前办别的业务截过图),战战兢兢地把那段没社保的日期输进去,APP居然也没拦着?跟捡了便宜似的!
手抖点“提交”
把所有边边角角的东西都输完了,弹出一个数字。不敢相信,来回数了三遍!真能退这么多? 手有点出汗,生怕点完“提交”给我蹦出个“材料不全,驳回!”来来回回检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那些租金数字……深吸一口气,闭眼点了“确认提交”。
盯着屏幕上那个“您的退税申请已提交成功”的字,心里还打鼓。想起老王那五千块钱,忍不住骂自己一句:早干嘛去了! 拖着不办,差点又错过一年,要不是被老王刺激,这钱真能在国库发霉了。
接下来就是没完没了的刷手机,天天打开APP看进度。终于看到变成了“国库处理中”,简直比等快递还煎熬。一周不到,手机短信“叮咚”一响,银行的数字真涨了!看到那笔到账的退税,感觉像是捡了钱,本来就是自己多交的税!明年可不能再当冤大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