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capture必备调色技巧 2分钟调出电影感大片

前几天翻手机相册,看见一堆灰蒙蒙的废片直发愁,风景片看着跟阴天晾着的旧床单似的,人像照更是连亲妈都认不出来。正琢磨删不删,突然想起之前瞎逛论坛有人说nikoncapture里藏着个电影感调色捷径,号称2分钟就能让大妈变女神。我心说吹你就,但手比脑子快,还是戳开了那台吃灰的旧单反。

翻出陈年废片开刀

在sd卡里扒拉半天,挑了张上个月公园拍的废片——湖面死白,树枝黑得跟炭条似的,远处大爷钓鱼的剪影都快融进背景里了。心一横,直接扔进nikoncapture里当小白鼠。

神奇三滑块出场

照着网传秘诀直奔三大将:

  • 对比度直接拽到+20,嚯!树干纹路立马从泥潭里蹦出来了;
  • 高光摁到-30,湖面那片惨白瞬间服帖,居然还能看见水波纹的反光;
  • 阴影暴拉+40,躲在黑影里的大爷钓鱼竿突然显形,连马扎的钢丝腿都看清了!

光这三步,整个画面就从泡糊了的方便面变成筋道手擀面了。

给颜色灌点迷魂汤

正觉得缺了点什么,突然想起秘诀里的狠招:

  • 饱和度偷偷减到-15,艳得要命的绿树皮瞬间稳重不少;
  • 色温往暖黄拖一丢丢,湖面立刻镀上黄昏滤镜,阴天变傍晚。

神秘曲线补刀

打开传说中的"S"型曲线工具:

鼠标往上一拱,让高处更亮;往下一沉,让暗部更实。就这么胡乱扭了两下,照片突然像蒙了层老电影胶片——大爷甩鱼竿的动作都带出故事感了!

给画面镶黑边

突发奇想加了个暗角,把晕影浓度调到70%。好家伙,四角一压暗,视觉嗖地集中到湖面波纹上,连漂着的破塑料瓶都变镜头语言了!

效果暴击

掐表一看,真就两分钟!刚才还像手机拍的路边野草,现在直接变身海报镜头——水面浮着暖金色的光,树枝在大爷背后张牙舞爪剪影,连糊掉的飞鸟都成了动态点缀。赶紧拿原图对比:左边是报废站捡的废铁,右边是王家卫吃路边摊拍的!

血泪教训

后来拿这法子试了十几张:

  • 人像减饱和别玩脱,脸黄得跟橘子皮似的赶紧撤;
  • 暗部别拉太猛,否则草地秒变黑色烂泥;
  • 阴天照片别灌暖色,调完像僵尸片场。

实践了一礼拜才琢磨透:

  • 黑边浓度30%最自然,太浓就像猫眼偷窥;
  • 高光必压,死白最毁电影感;
  • 锐化少碰,老电影的毛边才够味。

这法子是真能起死回生,但遇到烂到骨子里的废片,神仙来了也只能劝你重拍。现在手机里的阴间照片终于有救了,够糙够快,适合我这种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