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手机看到有人问“五福临门到底是哪五福”,底下留言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是“福禄寿喜财”,有人讲“健康平安发财好运桃花”,还有人直接甩出一串emoji符号🌰💰🍀……看得我直摇头。过年家家户户贴福字,要是连老祖宗传下来的“五福”都搞不清,那可真是捧着金碗要饭了。
开整!翻古籍查资料
早上泡了杯浓茶坐书桌前,先把《尚书·洪范》翻出来。这书年纪比秦始皇还大,里头白纸黑字写着:“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俩词看得我直挠头,赶紧翻词典——原来“攸好德”是爱做好事的意思,“考终命”可不是考试命长,是说能无病无灾活到老!
转头又翻现代学者考据,发现清朝《恒言录》总结得更直白:“今人言五福,曰福、禄、寿、喜、财”。得!这解释跟《尚书》差出二里地。抽屉里抓出三本民俗书摊开对比,发现明清之后确实常把“考终命”替换成“子孙满堂”,毕竟老传统里“多子多孙”才是头等福气。
- 老底子五福:寿(长命百岁)、富(钱粮满仓)、康宁(没病没灾)、好德(心善积德)、考终命(寿终正寝)
- 新版五福:福(全家平安)、禄(官运亨通)、寿(活得久)、喜(好事连连)、财(金银满屋)
实战测试闹笑话
中午吃饭逮着老婆孩子做实验:“你们说集五福的五福是”儿子满嘴米饭含糊喊:“爱国福!敬业福!”气得我筷子差点掉地上。老婆掰着手指数:“支付宝集福卡时候有富强、和谐...”得,科技真把传统文化给更新了。
关键发现:五福压根没标准答案! 汉代砖雕上刻的五福是青龙白虎那些神兽,唐朝壁画里直接画五只蝙蝠(“蝠”谐音“福”),到了咱们这辈连手机扫码都能“集福”。但甭管形式怎么变,老百姓盼着“平安顺遂”的念想,从商周到现代压根没变过。
收尾顿悟
合上资料伸个懒腰,窗户外头正好飘来腊肉香。突然想起去年除夕,老家九十岁的三叔公抿着米酒说俏皮话:“能囫囵个儿活到领退休金,晚上睡觉不被房贷吓醒,这就是现成的五福临门喽!”——你看,说到底,五福从来不在书里,在老百姓热气腾腾的日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