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闺女看电视突然问我:“爸,奥运冠军咬的金牌是真金疙瘩不?”给我问懵了。翻箱倒柜找出08年北京奥运纪念手册,照片里金镶玉挺闪,可手感咋样真不知道。
先撞了南墙
我琢磨着用铜片镀层金漆糊弄孩子。结果化工店老板一听直摇头:“哥,这漆味儿能熏晕麻雀!再说真金牌压根儿不是纯金。”回家路上越想越纳闷儿——运动员啃得那么欢实,要真是纯金不得硌掉牙?
深扒材料真相
连夜翻权威报告才发现:
- 撕开东京奥运金牌表皮,里头白银占98.66%,金子就裹了层糖衣,薄得跟指甲油似的
- 巴黎奥运会更绝,往金牌里嵌了埃菲尔铁塔的废铁片
- 按2025年金价算,纯金金牌光材料钱就得4万多美元,主办方得赔掉裤衩
合着运动员咬金牌是防假货?国际奥委会文件白纸黑字:镀金层够6克就算达标。隔壁老王撇嘴:“还没我家金戒指分量足!”
动手验真身
翻出闺女周岁戴的小银锁(92.5%银标号),剪下半片打磨成奖牌坯子。化工店买来24K金电镀液,结果电压调猛了——本该金灿灿的表面直接烧出黑麻子。气得闺女哇哇叫:“爸你毁我长命锁!”
最终成品
老老实实按标准重来:
- 银坯子挫圆溜(直径7厘米压手得很)
- 电解液温度卡死40°C
- 掐着秒表镀满90分钟
成品放电子秤一称:整300克。镀层刚好卡着6克金线,太阳底下晃得睁不开眼。闺女攥着这块冒牌货嘀咕:“还没学校发的巧克力金币亮...” 咳!毕竟省下八万块材料钱。
现在闺女总算懂了:运动员咬的是荣誉,啃的是精神头儿。至于那块牌子?拴根红绳挂猫脖子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