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被LiveProfessor坑惨了
下午正录着吉他,机架突然抽风了。声音卡得像老磁带机绞带,滋滋的响,鼠标指针都变成旋转小圈圈了。吓得我马上按了暂停,冷汗差点滴到MIDI键盘上。
第一步:慌得乱按开关
我手忙脚乱重启LiveProfessor。加载工程等了快三分钟——平时20秒就完事的!进去后刚弹两个和弦,熟悉的卡顿又来了。气得我直接砸了空格键,抄起手机准备录遗言视频。
第二步:瞎猜乱调参数
打开音频设置面板,看到Buffer Size(这个叫缓冲大小)数字跳到1024。我记得教程说过数字大就延迟高,立马拖到128。结果刚点确定,耳机里直接炸出电流声,吓得我差点把耳机线拽断。
又试了这些昏招:
- 删掉最近装的新插件——卡得更狠了
- 重装声卡驱动——装完直接没声音了
- 对着主机箱猛拍三下——右手掌现在还是红的
真凶藏在这里
瘫在椅子上刷手机时,突然瞥见任务管理器。好家伙!CPU占用才30%,但磁盘那栏红得发紫。点开详情一看,LiveProfessor疯狂读写我那个破机械硬盘,读速飚到120MB/s——这破盘最快才80MB/s!
老硬盘要了命
想起工程里放了三个采样钢琴,每个音色包都5G起步。音频设置里还开着“实时加载音色”(后来知道这玩意叫DirectIO)。相当于让瘸腿驴拉十车砖,不卡出翔才怪。
亲测有效的土办法
我做了三件事:
- 把工程里采样音色全换成体积小的简化版
- 在LiveProfessor设置里关掉那个坑爹的实时加载
- 找出祖传U盘把音色库全拷进固态硬盘
重启后弹完整首歌都没卡!延迟表显示7ms,比我家猫反应还快。
意外发现的小秘密
顺手清理插件时,发现有个老版混响插件在后台偷偷吃资源。这货设置里藏着个“高质量模式”,默认竟然是开的!关掉之后CPU直接降了15%。
检查发现:
- 声卡供电USB口插在了机箱前面板(电压不稳)
- 微软输入法在录音时自动更新词库
- WiFi和蓝牙居然都没关
这些细节处理完,现在连开五个血清合成器都不带喘的。
血泪换来的经验
现在每次开新工程前,我都像个老中医似的给电脑号脉:
- 先看磁盘指示灯闪不闪
- 再摸机箱屁股散热口烫不烫
- 打开任务管理器盯着内存条
对了,千万别学我媳妇——她看我折腾一整天,说了句“这卡顿声跟我炒菜糊锅挺像的”,气得我把她腌的泡菜吃光了一半。
当你的机架开始犯病时,先按住颤抖的手。盯着硬盘灯比瞎调参数管用一万倍。要是听到咯吱咯吱的读盘声…赶紧换固态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