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喝茶也是用沸水泡的吗?了解古人饮茶的冷知识

前几天刷手机看到有人问古代人喝茶的事,我突然脑子里蹦出个问题:古代人喝茶也是用沸水泡的吗?总觉得挺好奇的,就琢磨着自己去找找答案。

怎么想到搞这个的

我就是个爱泡茶的主儿,平时在家没事就捣鼓点绿茶红茶。那天刚泡了壶龙井,水温差点烫手,才猛然想起来:现代人泡茶都用沸水,那老祖宗?该不会直接用冷水凑合?越想越不对劲,决定动手查查。先是打开电脑搜了一圈,结果网上说法乱七八糟,有说唐宋用凉水的,有说煮开的,看得我一头雾水。干脆一拍大腿,自己实践一把得了。

翻古书和试水温

我直接跑到图书馆借了几本老书,像《茶经》这种。抱着书蹲家里,一页页翻得手酸。陆羽这人在唐朝写的,里面说煎茶得用火煮,水开得冒泡儿才算我试了试,把家里水壶烧得咕噜响,泡上绿茶,结果味儿浓得快苦死人,差点儿没咽下去。接着又找宋代的记载,点茶讲究沸水冲抹茶粉,我照做了一遍,水开了倒进去,好家伙,弄得一桌沫子,跟泡沫似的,喝起来倒是清爽。不过明朝的书上写了个冷知识:古人泡茶不光用沸水,有时也用温水或凉水腌着喝。我好奇拿个盆试了试,温水泡过夜,第二天一喝,涩得我眉头紧皱——怪不得没人敢这么喝了!

总结我的发现

这一通折腾下来,总算搞明白了:

  • 唐朝和宋朝人主要用沸水煮茶或点茶,但水温控制不就容易苦或沫多。
  • 更早的时期,像汉朝,还真有凉水泡茶的陋习,不过泡出来难喝得要命。
  • 现代做法是从古人那儿改良的,沸水是为了杀菌提香,老祖宗也懂这个理儿,就是设备差了点。

现在泡茶时我学乖了,先把水温量一量,80度左右最合适。老祖宗要是活到估计也得感叹一句:科技改变生活!